海運好還是航空強? 法人這麼選

貨櫃股雖有獲利強、運價高及高殖利率等題材,但是卻是利多漲不動,利空跟著跌,長榮(2603)跌破季線,陽明(2609)也面臨破百的危機,到底航海王還有沒有戲?或是該選航空股?法人強調,一個是高峰後往下,一個正要起飛,股票要買成長趨勢,坦言選航空股優於貨櫃,操作上可以撥出部分資金買趨勢對的股票。
美系外資連日來送暖貨櫃股,一家美系外資重申長榮加碼評等,目標價由245元調高至294元,另一家美系外資則是重申陽明買進評等,目標價上看186元,主要是看好陽明股息的配發及運價持續上漲等,預估陽明總報酬率93.6%,包括股價報酬率74.6%,股息殖利率報酬率19%。
但貨櫃三雄近期股價仍未脫離跌勢,台股今日跌破月線,貨櫃股更弱,長榮收122.5元,下跌4.5元,跌幅3.54%,跌落到季線之下;陽明收104元,下跌2.5元,跌幅2.34%,股價恐面臨百元保衛戰;萬海(2615)收161.5元,下跌4.5元,跌幅2.71%;貨櫃三雄跌夠了嗎?到底可不可以進場布局?要選貨櫃股還是買航空股?一直也是不少投資人關注的話題。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表示,目前市場上對貨櫃股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些人為貨櫃股的股價抱屈,以長榮來說,以法人預估的去年每股純益上看45元來看,本益比3倍不到,若以預估今年每股純益約35元來看,本益比約3至4倍,因此認為股價委屈。
他強調,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股市反應未來」,由於去年獲利大幅成長,預期今年的成長很難超越,對比來看,今年的獲利反而是相較去年衰退的,且市場認為,貨櫃股的獲利趨勢並不會是持續成長,所以股價很難有強勢的機會;即使有個說法是今年獲利可以較去年好,這部分需觀察年後的需求、運價能否再創高而定。
蔡明翰說,反觀航空股,以長榮航(2618)來說,去年每股純益約0.6至0.7元,今年可望增至2元或是超過2元,本益比超過10倍,但考慮基期問題,法人傾向買航空優於貨櫃,況且航空還有客運回流的預期商機,市場買的是成長的趨勢,選擇趨勢對的股票,明顯將會傾向航空股。
蔡明翰認為,貨櫃股雖有高殖利率題材,也可能在時間點逼近時發酵,但在股價偏弱下,也不可能有去年的榮景,貨櫃股維持的狀況下,不排除還有再探低的可能,如果時間拉長來看,還可能一波比一波低。
證券分析師黃漢成表示,貨櫃股利多漲不動,外資調高目標價也不漲,主要是認同度不夠,原因在於可能最高峰已過,且在套牢的籌碼壓力下,很難推動股價,後續可能要看配息,是否推動漲勢,可能要等到董事會前有低點再布局。
黃漢成對航空股的看法較貨櫃股正面,以投資的角度來說,航空是正要起飛,貨櫃股卻是由高往下,看好今年的航空股將優於貨櫃股,在去年第4季財報公布前,可以逢低布局,等待基本面及解封題材的推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