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13日法說 外資盯七議題

台積電(2330)訂本周四(13日)召開線上法說會,瑞銀、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等外資券商關注半導體業庫存狀況、產業後市、公司營收及毛利展望、3奈米進度、成熟製程市況、擴廠進度,以及資本支出等七大議題。
在晶圓代工漲價和訂單穩定挹注下,摩根士丹利指出,台積電首季營收可望季增2%至3%。摩根大通則預期,台積電首季營收將季增5%;瑞銀則估季增2%。
全年營收方面,瑞銀、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皆預估可年增兩成之上,介於20%至26.1%。毛利率方面,摩根大通認為,台積電首季可望繳出優於市場預期的53.7%,瑞銀則認為會持平上季的52.6%。
資本支出為市場關注點之一,摩根大通認為,台積電有機會上調資本支出計畫,預期今年可來到420億美元。高盛預估今、明年各為380億美元、40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預期今年落在370美元至380億美元。
3奈米製程進度方面,高盛預期,英特爾與蘋果將是台積電3奈米首波客戶,預期台積電3奈米2023年營收占比達16%。瑞銀預估,台積電2023年初3奈米月產能可達5萬片,其中,來自英特爾的訂單約占1.5萬至2萬片。
半導體周期觸頂與否持續為市場議論。花旗認為,全球半導體業目前釋出的產能有限,零組件缺貨和物流受阻導致訂貨交付時間拉長,讓近期產能供應更緊俏,預期整體半導體供需失衡的情況將持續延續。
摩根士丹利則指出,近來半導體庫存增加,透露邏輯晶片今年將開始供過於求。由於台積電五成營收來自智慧手機,20%來自遠距商機(個人電腦及電視),在兩者需求已不若以往下,台積電無法在半導體下行周期中置身事外。
摩根大通則認為,僅管部分成熟製程市況面臨壓力,使得半導體產業周期或將於今年下半年觸頂,但在輝達、高通市占提升下,5奈米需求可望於下半年加速,有助具有先進製程技術的台積電營運持穩。
上周出現特定買盤大舉敲進台積電,推升台積電盤中一度觸及歷史第二高價669元,惟隨後幾日賣壓出籠,股價短線修正,周漲幅收斂到3%,上周五(7日)以634元作收;ADR上周五更重挫3.8%,收123.5美元,與現貨溢價差縮減至7.8%。
統計台積電過去兩年共八次法說會前十日漲跌表現,有六次收漲,漲幅介於3%至12%,上漲比率高;會後八次中有四次收跌,透露權王法說會行情大多於會前發動,會後走緩,台積電會中訊息將左右市場資金再度進場與否。
台積電重要夥伴艾司摩爾(ASML)德國柏林廠本月傳出火警,外界關注是否牽動全球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供給,與台積電資本支出變化。(記者尹慧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