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台股2,300億活水來了
在疫情及美股不振影響下,投資人觀望、外資轉小幅賣超5.5億元,台股上市櫃合計成交量下滑至今年第四低3,340億元。法人指出,上市櫃公司從今(14)日起到月底高達2,389億元現金股息陸續發放,壽險業領股息後再投資,與外資近期操作偏多的三資金挹注,預期行情將在季線附近震盪整理,下半周起需提防中秋長假賣壓。
美國通膨壓力有增無減,影響市場信心,台股昨天在外資鎖定晶圓雙雄賣超與IC設計股領跌下,季線17,405點一度失守,內外資資金轉進塑化、鋼鐵、金融股;尤其上市金融股指數盤中至1,626點、收盤1,622點,分別寫下近24年來最高,成為大盤人氣新指標,並拉升加權指數站回季線,終場跌28點收17,446點,成交量2,607億元。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國泰證期顧問處蔡明翰、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均認為,儘管多數投資人縮手,但短線最大利多仍在多頭擁有三資金:第一,統計今起到月底計有2,389億元現金股利陸續發放,是台股下檔最有力的支撐。其次,歐洲央行上周宣布鴿式縮減購債動作,美元不強反弱,新台幣有望出現新一波走勢,將吸引外資熱錢回流;第三,壽險業投資所獲的現金股利近期陸續大筆入帳,再投資台股動作積極,近日均見壽險業著墨在晶圓雙雄等大型電金權值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