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半導體過度依賴台廠?法人:首選仍是台積電

美國人工智慧國安委員會(NSCIA)示警,美國過度依賴半導體進口,尤其是台灣;法人機構分析,NSCIA最新的警告,短期內對台灣半導體影響小,且目前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短期需求無法抒解,投資首選以競爭力強的台積電(2330)為主。
NSCAI最新報告警告,美國過度依賴半導體進口,尤其是台灣,將使美國經濟、軍事戰略出現弱點,未來更難應付海外政府干預、天然災害或其他事件帶來的衝擊。委員會為此提出兩大目標,一、維持美國高階半導體製造超前中國兩代技術,二、確保美國國內有多處高階半導體製造廠房。且儘管美國半導體製造至今領先中國兩代技術,在半導體研發及晶片設計領域維持全球領先地位,但近年已被台灣、韓國超前。在美國高度仰賴台灣半導體代工的情況下,美國國防能力及整體產業競爭力將被削弱。
英特爾雖在晶片設計上保有競爭優勢,但近年製程升級進度逐漸被台積電及三星趕上,估計2022年前,英特爾製造技術將比全球最新技術落後兩代;NSCIA表示,美國半導體業在製造、組裝、測試、包裝等重大環節都急需強化競爭力。
分析師指出,半導體產業目前不僅是台灣經濟命脈,甚至在美中科技戰下,成為台灣參與區域戰略角逐中的重要戰略物資。30多年前,美國和歐洲主宰半導體生產,全球超過3/4半導體在美歐製造,剩下1/4左右則在亞洲製造,甚至英國也有強大的製造基地。如今180度大翻轉,前四強依序是台灣、韓國、中國和日本,全都超越美國和歐洲。
美國重新審視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美國關切台灣,不僅是因西方國家依賴台灣作為世界晶片工廠,也因中國同樣依賴台灣。前總統川普的政府利用美國在晶片設計及生產的領導地位來封殺中國企業,尤其是華為,以削減中國企業在海外影響力,並藉此在貿易談判中展現實力。
雖台積電宣布計劃投入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美國還通過「國防授權法案」,提供數十億美元激勵在美國本土生產晶片;中國雖在半導體產業上處於落後,但也沒有放棄的跡象。台灣因擁有高超晶片技術,處於全球兩大超級強權令人不安的僵局之中,台灣半導體將無法避免參與美中科技戰。
群益投顧認為,美國和中國對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依賴,感到不安,但情勢也正在趨於穩定。如同冷戰時期的戰略思想「相互保證毀滅」保障美國和蘇聯的平安,現在美國和中國都得依賴台積電,也確保任何一方都不願意傷害對方,雖然地緣政治會影響台灣半導體的未來,但短期對台灣供鏈影響有限,長期還是要看各個廠商本身的競爭力。
現在全球晶圓代工廠已呈現滿載,新產能擴建有限,訂單能見度至2H21,短期供不應求情況持續。台灣晶圓代工廠的業績持續維持高檔,投資首選以競爭力強的台積電為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