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上週成外資提款機 單週漲幅仍居亞股之冠

雖然台股加權指數上週繳出2.6%的漲幅,但也承受了2021開年以來外資最大賣壓,單週外資淨流出達14.7億美元,為新興亞股最甚,金額為近11週以來最高,不過台股單週漲幅卻是亞股中第1名。
法人表示,上週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和平就職,雖然全球疫苗接種進度比預期慢,但對下一個財政禮包的預期,仍讓市場氣氛持續樂觀,尤其納斯達克指數表現強勁,週漲幅達4.2%。但防疫措施抑制消費的憂慮,影響原物料行情,上週國際原油價格下滑。
新興亞股亦呈現兩極趨勢,科技產業占比高的台、韓股市,週漲幅分別為亮麗的2.6%、1.8%,但科技比重相對低的如東協新興國家,上週普遍以跌幅坐收。
資金流向而言,上週僅印度、南韓維持淨流入,台股面臨今年以來最重贖回,淨流出達14.7億美元,泰國、菲律賓淨流出1.2億、1億居後;整體而言,外資態度似乎略偏向保守,惟對印度股市長期看好,連續17週資金淨流入。
PGIM Jennison境外基金台灣總代理保德信投信表示,上週美國準財長葉倫的聽證會,市場重點放在葉倫對美元走勢看法,葉倫在會中表示,美元匯率將交由市場決定,讓市場鬆了一口氣,而偏弱勢的美元發展對於新興市場特別是新興亞股相對有利,因為一旦美元指數站回過去半年頸線位置92,則風險性資產拉回盤整的機會將增加。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隨著春節長假將至,台灣本土疫情又有升溫跡象,誘使內資提前獲利了結。但目前台股大環境資金行情未減,且低利環伺,不少個股仍具操作空間,可多加留意具趨勢題材的中大型電子股,或逢低布局本益比低、高殖利率的績優股。長線來說,台股多方格局未變,投資人須慎防短線過熱,留意高檔震盪。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雖然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上週仍在1%以上,不過跟前週相比水準卻差不多,再加上新興經濟體的成長動能今年已明顯優於美國,因此就算美元指數今年來微幅上漲,但對亞洲與新興市場貨幣仍是貶值狀態;這就代表資金對亞洲股市與經濟依舊看好,特別是全球經濟在今年走上全面復甦,且拜登團隊對於中國的經貿政策,也不會如川普時代過多的不確定性,這都有助於亞洲經商情緒的提升。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