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掌握軋空行情 鎖定雙指標

台股步入今年最後一個月,表現看回不回,續創歷史新高,融券水位也隨之提升,創15年紀錄,在行情偏多預期下,軋空行情持續醞釀,新唐、南電等融券增加、法人布局個股躍為軋空焦點,為市場關注。
隨著台股不斷創高走揚,融券餘額4日竄升至112萬張,創下2005年7 月1日120萬張以來的新高紀錄,同時,融資餘額來到1,727億元,是2018年8月31日1,729億元以來最多。
融券及融資水位皆增,市場成交量也顯著提升,整體人氣熱絡。法人指出,多空兩軍持續對峙,在台股仍有續強動力下,融券在股價高檔有認賠回補壓力,形成軋空行情,並進一步推升台股表現。
據CMoney統計,新唐、南電、威剛、同致、久陽、南亞科、青雲等個股券資比偏高,且近十日為法人買超的個股,因具籌碼優勢,且有營運轉機題材,支撐股價維持高檔不墜或是強勢攀升,可望成為軋空行情主力部隊。
新唐、威剛、南亞科、奇力新、尚立等為漲價概念族群,青雲、撼訊具虛擬貨幣行情轉強利多,南電、金像電有財測上修空間,同致、久陽、碩禾則有營運回溫轉盈表現。
兆豐國際投顧董事長李秀利指出,目前台股短、中、長期均線呈多頭排列,且成交量屬價漲量增、價跌量縮的多頭型態,在融券餘額張數上衝至高檔水位下,若籌碼未鬆動,則有機會形成回補壓力。
須留意的是,因融券回補軋空多為短線題材,若個股並無基本面表現,或利多消息面以支撐行情續航力,則容易出現反手殺多的情況,不宜長抱。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