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貓膩?立委質疑台灣人愛買高收債 投資正解看這裡

立委高嘉瑜8日於立法院質詢時,提及台灣人投資的境外基金高達七成近一年出現虧損,而國人愛買高收益債基金、南非幣基金,其中是不是有「貓膩」,金管會應該好好管一管。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表示,投資應拉長期間看報酬,相關基金不是不能投資,而是要了解風險,一如投資股票也有風險,而分散風險最佳方法是透過定期定期投資;至於投資外幣基金,建議以既有外資投資為宜,以降低匯兌風險。
張錫表示,投資基金應該拉長時間看績效,高收益債今年績效較差主因資本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僅有科技股獨漲,傳產股相對失色,以致基金部分部位表現不佳,但參考金融海嘯經驗,高收益債隔年績效即見回升;另一方面,評估績效應該拉長時間檢視,由於高收益債基金大多有定期配息,如果投資期間較長,不乏已經將本金全數拿回的人,建議投資高收益債基金應以長期、定期定額布局為佳。
違約率也是檢視高收益債的關鍵,一般說來,景氣衰退時,企業違約率會拉高,但今年看來,並未特別明顯。因據證期局8日統計,截至9月底為止,境內總計有14檔高收益債基金有遇到違約的債券,金額約3.4億元,違約率約0.39%,占整體高收債整體規模比重0.19%;另外債券型基金(不含高收債)其中20檔持有違約債5.2億元,違約比率0.69%,占全部全部債券基金的規模比重0.12%。
境外基金部份,證期局統計截至8月底止,61檔高收益債券基金及10檔平均60%以上投資於高收益券債之新興市場債基金,違約金額約442億元,占全體基金基金比重約0.32%。證期局官員強調,強調目前違約情形尚無異常。
至於外幣計價基金,張錫分析,外幣計價基金的損益有三大來源,包括資本利得(損)、利息收入、匯兌損益,受到今年新台幣匯率走升影響,部分基金如果贖回會出現匯兌損失,建議盡量以既有外幣投資為宜,可降低匯兌損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