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賢專欄/面板SpaceX概念 題材熱
近期台股再度挑戰13,000點,盤中最高達13,021點,臨前高13,032一步之遙。然而,美國科技股評價過高疑慮未除,科技股波動引來台股投資人追價意願不足,整體台股仍不脫季線至13,000點之間震盪整理。
整體大環境對台股仍維持正向,一則以技術面觀之,此波上漲,季線未跌破,再者,回歸總經面,疫情對經濟影響可控,各國主要國家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穩定在50之上,美國就業市場也緩步改善。
另外,近一周主要國家央行召開會議,持續維持鴿派立場,其中,Fed正式將平均通膨目標貨幣框架納入規範,允許通膨適度超過2%一段時期,且進一步確立至少2023年底前維持低利率不變。
台灣中央銀行跟上國際潮流,將台灣今年GDP從1.52%調高至1.6%,預期明年GDP增長3.28%,且定調貨幣政策適度寬鬆,指出國際寬鬆、台灣寬鬆,大環境對台股長線仍具正向。
然而台股短期仍不脫過去二個月區間震盪格局,一來國際變數仍有待美國大選定案,大選前政策不確定下,投資人無意追價;二來,台股融資餘額增幅達74%,超過大盤漲幅53%,籌碼凌亂問題將持續影響台股;三來,全球資金動能充裕提高全球股市評價,台股受惠,然台股13,000點對應股價淨值比二倍天險仍存,需由時間化解。
過去一個多月以來資金快速輪動,由今年漲勢最強的電子族群,轉移到基期較低的傳產股,傳產股中具有獲利動能的族群呈現輪漲的走勢,如綠能、風電、貨櫃航運、運動休閒產業、塑化股中利差大的ABS及PVC、造紙等,在電子股股價整理時,成為了盤面活潑的族群。
電子股目前雖然進入籌碼調整階段,市場也擔心明年上半年半導體會出現庫存調整,但是長線5G、HPC、AI的發展仍將趨動科技的需求,且美中科技戰已是一個無可避免的議題,去美化的效應仍將持續影響台股中有實力贏得訂單的電子股,因此具備長線成長續航力的個股,可以考慮逢低布局。
投資人可尋找股價位置基期相對低,或者不受美中科技戰影響的股票切入,如因南韓退出,供需轉為吃緊狀態的面板股;華為禁令下,占華為營收比例很低,可以因OPPO、VIVO、小米而受惠的個股;及受惠SpaceX 2021年商轉的族群。
(作者是元富投顧總經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