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就市論勢/內需產業 擇優布局

盤勢分析
6月以來外資開始出現系統性買超,從今年來最多賣超近7,000億元,到現在賣超5,724億元,代表外資開始反賣為買。過去外資賣超一年最多就是2,000億元,今年還是賣了近5,800億元,顯示外資還有相當空間可以回補。內資已開始獲利了結,要注意的是外資接棒力道有多強,未來將會影響台股走勢。
投資建議
全球四大央行最近撥出5兆美元救市,在全世界充滿資金下,相信股價有所支撐。從長期角度來看,比較需關注的是央行會如何收縮資金,但目前還言之過早。基本面來看,現在經濟是U型復甦,但股價是V型反轉,唯一的解釋就是股價反映未來,可能已經反映到了明年。
明年上半年將受惠於「超低基期」,全球GDP、企業EPS可能會是有史以來最強勁的。短線來看,萬一市場受二次疫情爆發震盪,應該會是一個不錯買點。畢竟各國政府對疫情已有經驗,因此將遠小於第一次疫情的衝擊,不至於導致股市重挫。目前看來指數在下半年會比較震盪,但不會大跌,主要在等待基本面跟上。
今年以來表現突出的產業多半是與科技相關的基建類別,如5G、伺服器等,或是零接觸經濟如電子商務、電競這些產業,接下來有機會的會是消費型股票如傳產、旅遊觀光、服飾鞋類、腳踏車,只是速度沒那麼快。
長期持續看好的「零接觸」經濟,牽涉到的是人類生活方式根本上的改變,以美國為例,都是Amazon、Netflix等這類數位內容、銷售等企業獨占鰲頭,長期投資可以跟著這個趨勢;至於台股,長線尤其看好5G、雲端伺服器、半導體,隨下半年消費力道逐漸回溫,會擇優布局內需相關產業。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