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喊鴻海挑戰161元 直逼張博凱200元天價

鴻海(2317)復工挑戰大,內資法人喊賣,但外資逆勢送暖,摩根士丹利(大摩)今(25)日大動作對鴻海發布36頁中型報告,樂觀鴻海在後手機時代啟動雲端、電動車的雙階段成長,升評到「加碼」,目標價拉高到115元;大摩還提出最樂觀情境,若鴻海成長優於預期,有望挑戰161元超高目標價,直追過去麥格理喊出的200元天價!
近年外資圈分析鴻海最出名,莫過於現高盛大中華地區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前麥格理證券分析師的張博凱,當年以破百頁重量級報告喊鴻海衝200元,震撼全市場,迄今鴻海多年業績起伏,雖未成功問鼎,但鴻海地位仍備受外資關注,此次由國內三大外資的摩根士丹利高分貝喊買,再度引起話題。
摩根士丹利在台經紀市占為外資前三大,且新報告由台灣研究部主管施曉娟率領台美港三地共四位分析師共同撰寫,不論重視度、影響力和大摩本身專業口碑都更勝麥格理。今鴻海開高走高大漲1.98%,收82.3元,摩根士丹利旗下客戶最捧場,大買1.04萬張,買超成交比重破22%。
施曉娟表示,鴻海受到新冠肺炎衝擊,大陸延後復工恐影響上半年營收減少6%,營業利益下滑25%,但大摩更看重鴻海進入後手機時代的潛力,今年下半年就會邁向黃金期。
施曉娟進一步表示,鴻海下半年起將啟動兩階段成長,首先是既有蘋果iPhone外,雲端大數據及5G設備同步躍進,在今年鴻海整體營業利益有望成長23%,每股純益(EPS)增長4%,達到9元水準。
其次,大摩看好鴻海切入電動車,包括與裕隆合作,為現有3C代工業務的重要延伸。估計2025年全球電動車滲透率衝25%,對鴻海營收貢獻可達11%;且鴻海在電動車市場佔有率每提升10%,毛利率有望擴張2個百分點。
大摩推算,鴻海2021年將賺破一個股本,同期毛利率上探7~8%,更長線達標集團喊的10%目標。伴隨股息率可望保持4~5%不錯水平,「短線任何下跌都是買進良機。」
至於基本目標價看,摩根士丹利的115元,僅次於花旗的120元,另國內市占第一大外資-美銀證券也已經升評鴻海為「買進」,還齊步喊買FII。主要外資多對鴻海長線看好,有別於內資法人因應疫情變局快速「翻臉」。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