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領6百萬保險金、匯給家人會被課贈與稅?專家解析:國稅局是看「為何給錢」

今天早上,有位網友私訊R姐,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妹妹因為失能領到600萬保險金,之後把400萬匯給弟弟,200萬匯給姊姊。結果親戚提醒:小心,這樣會被課贈與稅!她才慌了……」
其實,很多人在把錢匯給家人時,從沒想過會有稅務問題,這很正常。但也別急著害怕,國稅局看的不是錢從哪裡來,而是為什麼給。
在討論課稅前,最重要的,是先把事情搞清楚。同樣一筆匯款,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法律後果。
如果你遇到類似情況,先釐清三件事:
一、資金來源
妹妹本人是被保險人與受益人,這筆失能理賠金原則上不課所得稅。
二、匯款動機
屬於贈與(需申報):沒有對價或義務,單純「送錢」給家人,也沒有任何借據或證明。
不屬於贈與(不用申報):
代墊返還-先前家人幫忙付醫療費,現在歸還。借款-有借據,未來會償還。
代管-先由家人保管,用於後續支出。
不同理由,結果差很多。
三、證明文件
若不是贈與,必須留好證明:
借據代墊收據
委託代管協議
沒有證明,國稅局通常會認定為贈與。
若確認是贈與,怎麼算?
現行規定(2025年):每位贈與人每年免稅額是244萬(不是每個收款人各244萬)。妹妹合計匯出600萬,扣除免稅額244萬,剩下356萬須申報贈與稅,稅率自10%起跳。
最多人誤解的,就是「每人各收244萬免稅」。其實是贈與人一年只能免244萬!
R姐想提醒:「錢是愛的表達,但沒有清楚記錄,就可能變成一張稅單」,無論是理賠金、退休金或其他收入,在匯款前先講清楚動機、留好證明,才是對彼此最好的保障。
別讓一份心意,最後變成一份稅單。
◎本文內容已獲 R姐 廖嘉紅-繼承與贈與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