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開店新手必懂!國稅局揭三大疏忽 恐賣越多賠越多

網路創業風氣盛行,不少人靠著社群平台、拍賣網站或電商平台販售商品、提供服務,但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提醒,新手賣家雖然「門檻低」,卻常在訂價與報稅上踩雷,導致爆單不代表賺錢,反而越賣越虧。
南區國稅局點出三大常見陷阱,提醒創業者及早避開,首先,第一個地雷是訂價沒算稅,獲利被吃光,許多賣家只看進貨成本與利潤,忘了計入5%營業稅與年度所得稅。
舉例來說,有賣家商品售價100元,扣除進貨70元、包材1元、平台手續費15元、物流費4元,表面上好像還剩10元利潤,但若再加上營業稅與所得稅,實際可賺金額幾乎歸零,甚至可能倒賠。
第二地雷是平台費、物流沒算進去,為了搶市佔,一些創業者會刻意壓低售價吸引買氣,但若沒把包裝、平台抽成與運費納入成本,會出現「賣得越多、虧得越快」的慘況。國稅局建議,應採「含稅反推法」計價,先列出所有成本與稅負,再加上預期利潤,才能真正抓出合理售價。
第三地雷是忽略稅籍登記門檻,很多人以為小本經營不必報稅,卻不知從2025年起,只要每月銷售貨物達10萬元或提供勞務達5萬元,就必須辦理稅籍登記;若月營收達20萬元,還要依法開立統一發票。未依規定辦理者,一旦被查獲,除了補稅,還可能被加罰,得不償失。
國稅局強調,不論規模大小,只要從事營利活動都需依法納稅,新手賣家若想穩健經營,除了掌握商品與行銷技巧,更應具備基本稅務概念,才能讓收入實際入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