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臉書FB將推「密碼金鑰」!1支手機登入帳號 免記符號英文字串

他買3萬元洗碗機事後被要求「補1200元差額」!律師點1原因:違法了

中職/李珠珢淚灑球場消息傳回韓國 韓網:沒有職業意識

六都最低!北市修包租代管房屋稅降至1% 將比照單一自用

北市議會法規委員會今天討論「北市社會住宅興辦及公益出租人出租房屋減免地價稅及房屋稅自治條例」修正案。記者林麗玉/攝影
北市議會法規委員會今天討論「北市社會住宅興辦及公益出租人出租房屋減免地價稅及房屋稅自治條例」修正案。記者林麗玉/攝影

為增包租代管誘因,北市本會期修法,要將包租代管的房屋稅率由1.5%下修為1.2%,議會法規委員會今討論修正案,議員認為調降至1.2%,仍誘因不大,經討論通過下修至1%。大會通過後,將回溯至2024年7月1日後加入包租代管房東都適用。

該修法通過後,等同若房東將房屋包租代管,不管在台北市有幾戶,都將比照一戶自用住宅1%稅率。這也是目前六都包租代管房屋稅率最低。若以有房東有多戶房屋,每年房屋稅約一萬元,若房屋稅率1.2%降至1%,每年多戶加入北市包租代管的房屋稅,每戶都將減1千多元。

北市議會法規委員會今天討論「北市社會住宅興辦及公益出租人出租房屋減免地價稅及房屋稅自治條例」修正案。北市都發局長簡瑟芳表示,這次的修法是針對廣義出租人,也就是包租代管房東的房屋稅,從1.5%稅率下修為1.2%。

議員許淑華質疑,若下修為1.2%,是否能增加民眾願意將房子出租?認為稅率應該訂定更有誘因。簡瑟芳說,這次之所以修正自治條例是因房屋稅新制上路,恐讓外縣市也有房子的房東,包租代管稅率變成被徵收1.6%,所以將法源訂定更明確。

簡說,目前台北市的包租代管,第一至第四期8年,第一期1千多戶,到現在慢慢成長總共四期已經媒合達4121件;至於國家住都中心在北市的包租代管業則有9千多戶,北市共1萬3927戶。

議員徐弘庭也問,台北市到底缺不缺包租代管的公益住宅?以目前興建社宅成本高,如果認為需要民間釋出出租房源,房屋稅減徵至1.2%,真正能減免多少錢,是否真有誘因讓房東願意加入?因房東一定會細算收入,若減徵杯水車薪,根本無法刺激誘因。

「大家都知道目前刺激是不夠的,的確要更跨大步」,法規委員會一召吳世正也支持稅率照市府提案再下修。

議員陳宥丞也透露,他前幾天去找房子,發現目前市場上的仲介房源,相較於現在北市包租代管僅4千多件,可能都比不上一個管委會可以出租的總物件,所以如何調降稅率有誘因是市府功課,目前的1.2稅率美意完全沒有達到。

議員陳賢蔚詢問若下修為1%,台北市的稅收將影響多少?財政局長胡曉嵐表示,先前市府試算,若修正為1.2%稅率稅損約6500萬元,若再往下修正為稅率1%,稅損約減少8千萬元。

委員會議員全數支持台北市的廣義公益出租人包租代管房屋稅率,從市府提案的1.2%再下修為1%。

都發局長簡瑟芳說,過去台北市率先將包租代管訂定為1.2%,這次議會支持,若台北市房屋稅率再下調為1%,將會有領頭羊效果,外縣市應該也會來跟進。

房東 房屋 北市

延伸閱讀

台灣人工哺育大猩猩「寶寶」荷蘭罹病亡 北市動物園證實已安樂死

北捷禁飲食區開放買吃的?闖關議會失敗..未來不能再提

兒童新樂園販賣機只賣飲料沒賣水 北捷:考量環保

北市青年社宅2挨轟品質堪憂 瓦斯洩1個月憂恐新光三越翻版

相關新聞

存股族別急著報稅!蘇家宏律師揭密:年收90萬繳稅差1.7萬「關鍵在這招」

報稅季登場,對於年收入不高的小資族來說,想省稅除了薪資扣除額、免稅額等基本節稅工具外,其實靠「鼓勵股息」也有意想不到的稅務優勢。律師蘇家宏就分享一位年收入90萬元的才藝老師,如何因為領股利,實際繳稅金

今年稅收又超徵4千億以上?財政部長莊翠雲這麼說

去年稅收超徵3千多億,國民黨團提出普發現金,立委關心明年稅收狀況,財政部長莊翠雲今日表示,今年到4月底為止,稅收較去年同...

5月全國房地合一稅49.5億元 這區連三月榮登「繳稅王」

根據財政部最新數據,2025年5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為49.5億元,月增13%,比去年同期減少 20%。觀察七大都會區的...

外派大陸卻漏報薪資 他被國稅局盯上補稅30萬元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提醒,根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24條規定,公司若派遣員工到中國大陸任職,該員工在當地領取...

非自願賣房七樣態適用單一稅率 房地合一稅以20%課徵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房地合一2.0稅制針對短期持有就出售課以重稅,不過若符合七種非自願出售情形,可適用單一稅率20%,...

申報所得稅期限展延至6月底 執業者報稅別犯三錯誤

今年報稅季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展延至6月底,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執行業務及其他所得業者申報所得稅期限也同步延長,提醒業者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