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核三廠二號機將除役…核電下月歸零 用電變貴變髒

施政100天「狂轟亂炸」 川普重塑美國理念 美一身傷

生前贈與課遺產稅 兩關鍵

財政部。 聯合報系資料照
財政部。 聯合報系資料照

民眾若在親人過世後處理遺產事宜,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生前贈與的財產,要不要算進遺產一起課稅?財政部中區國稅局大屯稽徵所提醒,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兩個條件,包括贈與的時間、財產的性質。

為了防止民眾利用「臨終前贈與」的方式規避遺產稅,《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5條明文規定,若被繼承人在死亡前兩年內,曾將財產贈與給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姊妹等直系或旁系近親屬,這筆財產原則上會被視為遺產的一部分,應該一併計入遺產總額課稅。

不過,這條規定也有例外。國稅局解釋,若贈與的財產在法律上本來就屬於免課遺產稅的類型,就可以排除不計,換句話說,雖然贈與發生在死亡前兩年內,但如果該財產依法不需要課遺產稅,則該筆贈與不需併入遺產課稅。

國稅局舉例,日前接到一通民眾曾先生的電話,詢問母親於2025年2月過世,但早在2023年12月就將兩筆公共設施保留地贈與給長子,是否會被認定為應課遺產稅的贈與行為?

國稅局回應,這兩筆土地屬於《都市計畫法》第50條之1規定的公共設施保留地,是都市計畫內預定作為公園、道路、學校等公共使用的土地,這類土地具有特殊用途,在取得、移轉或繼承時,依法本來就免課遺產稅。

國稅局說明,因此,即使這筆贈與發生於死亡前兩年內,仍不必併入遺產總額課稅,曾先生的情況不會因此多出一筆稅負。

國稅局提醒,實務上若是贈與現金、不動產(如房屋或建地)等一般資產,且發生在死亡前兩年內,那麼就要注意是否符合課稅條件;但如果贈與的是法規明訂免稅的特殊資產,例如公共設施保留地,就不會被視為規避稅負的行為。

國稅局提醒,若家中長輩有打算在生前安排財產分配,特別是透過贈與方式移轉給子女或其他親人時,應當先搞清楚贈與的時間點與財產類別,這將直接影響未來是否需繳納遺產稅。

若對相關規定不清楚,可事先向國稅局諮詢,或找尋專業財稅顧問協助,提早規劃稅務事宜,才能避免遺產申報時發生爭議,保障自己與家人的權益。

國稅局 遺產稅 都市計畫

延伸閱讀

他誤以為贈與免稅額分開算!連補帶罰要繳近50萬元

贈與股票價值 分類估價

返還借名登記土地 要稅

新竹女房仲銷售額2億卻逃漏稅2294萬 被送管收所

相關新聞

不只延長申報期限!資誠會計師詳解報稅五大變化

因應美國近期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企業營運與整體經濟帶來壓力,財政部公告兩項重要措施,協助企業與民眾有更充裕的時...

報稅開跑!留意六大新制 免稅額、扣除額等均調整

113年度綜所稅申報將於5月1日開跑,今年申報總計有六大修正,包括: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與基本生活費調整等,因此減稅...

房東不讓房客申報租金抵扣慘!財部:收到檢舉入案稽核

財政委員會24日舉辦「協助租屋族與首購族之扣除額修法」公聽會,針對租屋族在申報租金支出扣除時,常面臨房東不願配合的問題,...

AI法制 Google獻策:從產業思考

AI(人工智慧)應用蓬勃發展,全球政府都在思索如何針對AI產業進行監管,歐盟、中國大陸都已有相關規範,台灣AI基本法目前...

六都舊屋租金標準加嚴 牽動明年房屋稅率

財政部近日公布最新房屋租金標準,為更貼近市場價格,此次針對住家用房屋首度區分為新標準單價(新屋)、舊標準單價(舊屋)兩種...

短期炒房熄火 房地合一稅季減1萬件 2年內轉售跌至18%

政府打炒房奏效,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全年房地合一稅申報件數達13.4萬件,雖較2023年增加約1.7萬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