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稅新制5月開徵 竹市稅務局鼓勵多屋族出租享輕稅

房屋稅差別稅率2.0今年5月首次開徵,新竹市稅務局提醒若將房屋出租,或成為公益出租人,或投入社會住宅市場,可按照較輕的稅率課徵。(示意圖)記者黃羿馨/攝影
房屋稅差別稅率2.0今年5月首次開徵,新竹市稅務局提醒若將房屋出租,或成為公益出租人,或投入社會住宅市場,可按照較輕的稅率課徵。(示意圖)記者黃羿馨/攝影

房屋稅差別稅率2.0今年5月首次開徵,非自住住家用房屋將由原先的縣市歸戶改採全國歸戶,並依持有應稅戶數按差別稅率全數累進課徵。新竹市稅務局提醒若將房屋出租,或成為公益出租人,或投入社會住宅市場,可按照較輕的稅率課徵。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指出,房屋稅2.0透過加重空閒置房屋稅率為2.6%至4.8%,擴大公益出租人及社會住宅適用1.2%優惠稅率的差距。此外,對於出租房屋的稅率也減輕為1.5%至2.4%,鼓勵房屋所有人將房屋釋出至租賃市場,也可以成為公益出租人或投入社會住宅市場,照顧更多租屋家庭。

新竹市稅務局表示,住家用房屋分為自住用和非自住用,房屋有效利用出租及繼承共有房屋有效利用困難,可適用較優惠稅率。非自住住家用房屋只要出租申報租賃所得達當地一般租金標準,或繼承共有房屋,4戶以內每戶1.5%,5至6戶每戶2.0%,7戶以上每戶2.4%。其他未作有效利用多屋族,課以較高稅率,1戶為2.6%;2至4戶每戶3.2%;5至6戶每戶3.8%;7戶以上每戶4.8%。公益出租人及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維持稅率1.2%。

稅務局說明,出租申報租賃所得達當地一般租金標準之住家用房屋,可適用較優惠稅率(1.5%至2.4%),與未作有效利用的房屋稅率(2.6%至4.8%)相較,最大相差3倍之多。如將房屋投入社會住宅市場(包租代管)或成為公益出租人,還享有「租金所得稅」、「房屋稅」與「地價稅」等3稅減免。多屋族如想減輕房屋稅稅負,可規畫將空閒置房屋出租,當個愛心房東或聰明的包租公。

稅務局提醒,出租房屋且申報租賃所得達租金標準者,請於今年3月24日以前填具申報書並檢附租賃契約或其他證明文件,向房屋所在地地方稅稽徵機關申報,並在5月向國稅稽徵機關申報綜合所得稅之房屋租賃所得。如符合公益出租人或為社會住宅房屋,稅務局將定期依通報資料逕行核定,民眾不用提出申請。

房屋稅差別稅率2.0今年5月首次開徵,新竹市稅務局提醒若將房屋出租,或成為公益出租人,或投入社會住宅市場,可按照較輕的稅率課徵。圖/新竹市稅務局提供
房屋稅差別稅率2.0今年5月首次開徵,新竹市稅務局提醒若將房屋出租,或成為公益出租人,或投入社會住宅市場,可按照較輕的稅率課徵。圖/新竹市稅務局提供

房屋稅 社會住宅

延伸閱讀

影/竹市千坪農地淪垃圾海!黑心業者「假回收真堆廢」8人遭訴

影/環保業者租竹市農地狂丟營建廢棄物 保七警破獲犯罪集團

涉詐助理費判緩刑5年 竹市議員陳治雄:服務處不會撤

香菸當「橄欖枝」 竹市警化解街友心防安全送醫

相關新聞

不只延長申報期限!資誠會計師詳解報稅五大變化

因應美國近期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企業營運與整體經濟帶來壓力,財政部公告兩項重要措施,協助企業與民眾有更充裕的時...

無扶養5歲小孩、70歲長輩、年薪逾44.6萬 「單身貴族」1公式算出綜所稅額!

在2025年的綜合所得稅申報中,免稅的總額達到44.6萬元。這意味著,若是一名單身職員,且沒有扶養5歲以下的小孩或70歲以上的長輩,年收入若未超過44.6萬元,則無需繳納任何稅款。

5月所得稅懶人包/每人都有21萬減稅額度、滿足「1條件」年收62萬免稅

綜合所得稅報稅季節來臨,今年的扣除額為何?應該繳納多少稅款?這篇文章將幫助民眾全面了解綜所稅的計算方式。 根據財政部的公告,113年度每個體的基本生活費用為新臺幣21萬元(較112年度增加8,000

減稅3紅包 逾200萬戶受惠

五月報稅季將至,今年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將有三大減稅紅包,安永家族辦公室副總張啓晉指出,包括基本生活費提高、租金支出改為特...

美國報稅季登場!資誠籲外派台灣人、企業注意這些重點

2024年美國報稅季正式開始,專家提醒,所有個人與企業的所得稅申報、展延及繳納截止日期均為2025年4月15日;納稅人可...

台灣稽徵成本優於日本、馬國!財政部曝三大關鍵因素

據亞洲開發銀行(ADB)最新發布的統計,台灣2022年稽徵成本比率降至0.84%,近三年來下降0.28個百分點。財政部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