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印度再爆恐怖攻擊:「喀什米爾反抗軍」為何槍殺觀光客?

康橋車禍重傷學生清醒了!彰基稱讚師長、同學處置得宜

台股收盤上漲845點創史上第2大漲點 台積電領頭強彈近7%收873元

提撥員工退休金 列報兩原則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企業或執行業務者提撥勞工退休金至專戶,應留意列報費用時有兩大原則。聯合報系資料照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企業或執行業務者提撥勞工退休金至專戶,應留意列報費用時有兩大原則。聯合報系資料照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企業或執行業務者提撥勞工退休金至專戶,應留意列報費用時有兩大原則,首先,每年提撥金額以當年薪資15%為限,其次,若勞退舊制員工將於次年退休,公司補足尚未足額提撥金額,則不受15%限制。

高雄國稅局指出,為保障勞工退休金權益,根據勞基法規定,雇主須每年檢視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提撥狀況,若發現有以前年度提撥不足額情形,應在規定期限內補足。

企業提撥舊制勞退列報費用規定 圖/經濟日報提供
企業提撥舊制勞退列報費用規定 圖/經濟日報提供

根據營所稅查核準則、執行業務所得查核辦法等規定,適用勞基法的業者,依法提撥舊制退休金,或依《勞工退休金條例》提繳的勞工退休金或年金保險費,每年度可在不超過當年度已付薪資總額15%限度內,以費用列支。

若舊制退休金員工次年將退休,其專戶餘額不足,為補足差額而一次或分次提撥金額,可在實際提撥年度以費用列支。

舉例來說,某建築師事務所雇用員工阿華,該員工適用舊制勞退,2024年薪資支出總額100萬元,在2024年1至11月,事務所已為阿華提撥10萬元退休準備金到專戶。

阿華預計2025年退休,但根據阿華年資計算,其退休金共需150萬元,事務所檢視至2024年11月止,阿華專戶餘額90萬元,意味還缺60萬元退休金,事務所2024年12月一次性補提撥60萬元,將專戶餘額補足至預定金額。

該事務所在2024年除前11月提撥的10萬元外,另提撥60萬元,合計提撥70萬元至專戶,可全額列為費用,不受薪資15%限制。

國稅局表示,對於即將退休的員工,在依法提撥及補提撥過程中,應留意相關費用列支方式,以保障自身權益。

勞動部日前提醒,企業若有雇用適用勞退舊制且符合退休條件的勞工,應於今年3月底前補足勞工退休準備金。

勞動部表示,當適用勞退舊制的勞工在次年度符合自請退休或強制退休條件之一時,雇主就應將其納入足額提撥估算範圍。

勞工退休金條例2005年7月1日施行,此後到職勞工一律適用勞退新制;若是2005年7月1日以前到職勞工,若沒有選擇適用新制,就是繼續適用舊制。

勞工退休金 勞退

延伸閱讀

嗆上司後…55歲上班族帶著1億爽退休!卻在一年內逢「雙重打擊」被迫重返職場

復活!Re:AcT畢業三年VTuber白音雪宣布恢復活動

00878為何大眾似乎對它情有獨鍾?孫太曝4原因:配息穩、價格穩、波動穩

72歲妻親自照護78歲腦梗夫「從不後悔」終解脫靠三萬退休金過幸福生活

相關新聞

不只延長申報期限!資誠會計師詳解報稅五大變化

因應美國近期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企業營運與整體經濟帶來壓力,財政部公告兩項重要措施,協助企業與民眾有更充裕的時...

無扶養5歲小孩、70歲長輩、年薪逾44.6萬 「單身貴族」1公式算出綜所稅額!

在2025年的綜合所得稅申報中,免稅的總額達到44.6萬元。這意味著,若是一名單身職員,且沒有扶養5歲以下的小孩或70歲以上的長輩,年收入若未超過44.6萬元,則無需繳納任何稅款。

5月所得稅懶人包/每人都有21萬減稅額度、滿足「1條件」年收62萬免稅

綜合所得稅報稅季節來臨,今年的扣除額為何?應該繳納多少稅款?這篇文章將幫助民眾全面了解綜所稅的計算方式。 根據財政部的公告,113年度每個體的基本生活費用為新臺幣21萬元(較112年度增加8,000

減稅3紅包 逾200萬戶受惠

五月報稅季將至,今年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將有三大減稅紅包,安永家族辦公室副總張啓晉指出,包括基本生活費提高、租金支出改為特...

美國報稅季登場!資誠籲外派台灣人、企業注意這些重點

2024年美國報稅季正式開始,專家提醒,所有個人與企業的所得稅申報、展延及繳納截止日期均為2025年4月15日;納稅人可...

台灣稽徵成本優於日本、馬國!財政部曝三大關鍵因素

據亞洲開發銀行(ADB)最新發布的統計,台灣2022年稽徵成本比率降至0.84%,近三年來下降0.28個百分點。財政部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