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世壯運足球場竟被評為最低等級!恐損國際形象 執委會:5月封場維護

醫院遭駭客攻擊再添一起 中壢長慎醫院8萬人個資恐曝光

退休生活無聊又不想花大錢出國? 60歲女曝「超省類旅遊」

稅收挹注長照 超標六成

稅收挹注長照,超標六成。圖為長照機構示意圖。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稅收挹注長照,超標六成。圖為長照機構示意圖。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稅收表現超標,財政部統計,去年全年稅收挹注長照基金1,252億元,年增26.5%,房地合一稅雖然下半年受到央行房市管制影響,增幅收斂,但仍撥入790億元最多,年增42.3%,長照基金稅收達成率160.4%,為原預算數1.6倍。

由《長期照顧服務法》授權,長照基金於2017年成立後,來自稅收的財源共四項稅目,包括遺產稅、贈與稅調整為三級累進稅率所增加的收入、菸稅調漲後所增加的收入,以及房地合一稅扣除中央統籌分配、撥入住宅基金後的餘額等四項稅目,去年度預算數為781億元。另外還包括菸品健康福利捐、捐贈收入、基金孳息收入及政府預算撥充。

去年稅收挹注長照基金情形
去年稅收挹注長照基金情形

稅收財源方面,去年全年撥入長照基金稅收共1,25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2億元、年增26.5%。去年來自房地合一稅的貢獻為790億元,不僅穩居目前長照基金的稅收財源主力、也創下新高,年增42.3%。

全年房地合一稅(含個人、營利事業)實徵976億元,續創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以來新高,但財政部統計也發現,在央行第七波房市管制持續影響房市動能後,增幅已逐漸收斂。

以個人房地合一稅來看,去年12月房地合一稅實徵66億元,年減6.8%,由紅翻黑、終止連16個月雙位數正成長,也是2023年8月以來首次負成長,今年是否同樣強力挹注仍待觀察。

去年長照基金來自菸稅占比第二,共挹注262億元,年減4.8%,不僅是各稅源中唯一負成長,也是唯一沒有達到預算數的稅目;遺產稅撥入112億元,年增22.1%;贈與稅則為88億元,年增30.1%。

房地合一稅2016年上路後,原先在扣除統籌分配稅款後,剩餘九成稅款皆撥入長照基金,但經跨部會討論後,自去年起房地合一稅收餘額至少10%撥入住宅基金,去年預算數為48億元,實際撥入住宅基金88億元,達181.3%。

另外,金融營業稅撥入金融業特別準備金部分,因升息致金融業營業稅增加,去年累計411億元,較前年同期增加23億元,年增5.9%,達標全年預算數的152.3%。

房地合一稅 長照

延伸閱讀

地方統籌稅款紅包近466億元 1/20前入帳

經濟日報社論/稅收超徵 凸顯稅改、財政重劃必要

青松健康主打長照 67元掛牌上市盤中漲逾21%

看好線上博弈合法 泰前總理戴克辛:大舉增加稅收

相關新聞

不只延長申報期限!資誠會計師詳解報稅五大變化

因應美國近期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企業營運與整體經濟帶來壓力,財政部公告兩項重要措施,協助企業與民眾有更充裕的時...

無扶養5歲小孩、70歲長輩、年薪逾44.6萬 「單身貴族」1公式算出綜所稅額!

在2025年的綜合所得稅申報中,免稅的總額達到44.6萬元。這意味著,若是一名單身職員,且沒有扶養5歲以下的小孩或70歲以上的長輩,年收入若未超過44.6萬元,則無需繳納任何稅款。

5月所得稅懶人包/每人都有21萬減稅額度、滿足「1條件」年收62萬免稅

綜合所得稅報稅季節來臨,今年的扣除額為何?應該繳納多少稅款?這篇文章將幫助民眾全面了解綜所稅的計算方式。 根據財政部的公告,113年度每個體的基本生活費用為新臺幣21萬元(較112年度增加8,000

爸媽報稅注意!家有6歲以下幼童扣除額提高、取消排富

財政部提醒,今年5月申報2024年綜合所得稅時,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的適用年齡已自五歲擴大到六歲,扣除額度同步提高,且取消...

大S遺產2/3給汪小菲成定局?具俊曄收養小孩阻止?專家搖頭:實務上困難

大S在理財方面非常有眼光,投資與不動產方面也有豐碩的成果,僅是「台北信義」和「國家藝術館」兩間豪宅,價值就超過6億元。

大S驟逝...遺產以外具俊曄能代討汪小菲欠債?律師:因1利害衝突難避攻防戰

今早,藝人大S驟逝的消息傳來令人震驚難過,願往生者能安息歸於塵土,也向往生者家屬致哀,但隨之而來一些法律問題,也引起廣泛關注。 大S驟逝...具俊曄能代替愛妻向汪小菲追債?律師:1利害衝突難避攻防戰 大S驟逝...汪小菲欠債具俊曄能代討?律師:因1利害衝突攻防戰難避 大S驟逝...除遺產外具俊曄能代討汪小菲欠債?律師:1原因恐有攻防戰 汪小菲欠債具俊曄能代討?律師:因1利害衝突攻防戰難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