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騎車命喪台灣 輔大馬國籍「24歲音樂才女」專長薩克斯風、鋼琴

逢甲商圈刺青店起火!濃煙竄天飄到中市府 42消防員緊急滅火

遭駭客攻擊?證交所官網8日下午再度當機

他25年前「借名買地」爽賺逾4千萬 國稅局抓包下場曝光

早期農地只開放自耕農購買,因此經常出現借名情形。記者黃羿馨/攝影
早期農地只開放自耕農購買,因此經常出現借名情形。記者黃羿馨/攝影

過去因為法規限制特定類別不動產的持有資格,像是農地只開放自耕農購買,導致「借人頭」(借名)狀況非常普遍,不過隨著時間過去,這類財產在移轉時經常遇到爭議,國稅局就在2014年發現民眾借名買土地,經過25年從1,400萬元漲到5,500萬元,賣給第三人卻沒有申報所得,最終慘被判定要補稅1,500萬元。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服務部營運長林志翔表示,早期因財務規劃、預防未來債務風險等理由,或只為便宜行事而將合資購買的土地登記一人名下,使登記名義人非實際使用或收益之所有權人,即是所謂「借名登記」常見的情形,不只土地,就連股票、汽車等財產也經常是借名標的。

林志翔進一步解釋,所謂「借名登記」,即是將自己的財產「借」別人的「名」字來辦理登記,出借名字的人就是產權上的所有人稱為「出名人」,向他人借名字的人就是出資取得財產的實質稱為「借名人」,造成登記名義人非實際使用或收益的所有權人。

林志翔舉出實際案例,借名人甲1989年礙於農業發展條例限制,以新台幣1,400萬元向出賣人乙購入系爭土地,且後續未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甲等到2013年發現土地價值跳躍式成長,委託乙用5,500萬元將土地轉賣給丙方,最終土地在2014年成功移轉。

移轉後卻被抓包,國稅局認定甲2014年度漏報其他所得約4,100萬元,即2014年售價減除1989年買入成本,應補稅約1,500萬元;但甲對判定不滿,提起訴願,主張所得稅法「個人及營利事業出售土地,其交易之所得免納所得稅」。

不過該案最終經法院判決,法官認為所得稅法適用範圍,應限於土地所有權人將其所有土地出售他人,其交易所得,始得免納所得稅,若未取得土地所有權,所執僅是土地登記請求權,其出售所獲增益,自非屬出售土地之交易所得,尚無從依所得稅法第4條第1項第16款規定免納所得稅。該案經高等行政法院、最高行政法院、憲法法庭一路被駁回。

林志翔表示,借名登記經常出現借名人請求返還時,無法舉證利己事實,像是過去僅做過口頭約定,以至於日後請求返還時發生爭議,亦可能產生財產及權利歸屬不一致,而造成持有、處分甚至是繼承時的稅務風險。

林志翔提醒,千萬不要以投機心態利用借名登記來規避應承擔的義務或責任,以免面臨更多的稅務、法律風險,安永家族辦公室專家團隊可以幫忙進行傳承規劃,降低風險以達財富永續。

安永 所得稅

延伸閱讀

保單傳承節稅 別踩八紅線

執業費用列報 有眉角

亞昕斥資40億元 大獵地

俄羅斯:頓巴斯加速攻勢不和談 8月以來奪千平方公里

相關新聞

名下有多間房...只有1間能申辦「自用住宅」?專家搖頭:1招省下地價稅

多房族的好康來了!每年11月繳地價稅, 面臨地價稅的問題。一般用地的地價稅率最高,可以是自用住宅用地稅率的5倍,稅負相差非常多。

勞退要自提嗎?會不會破產血本無歸?達人分析優缺點:投資收益有5.7%可以分

許多人應該都想過勞退該不該自提這個問題,加上又常聽到勞保快破產的消息,如果選擇自提又應該要提撥多少呢?

遺囑寫「病逝」卻意外身亡...遺產會被充公?律師:爭議文字會有法律條件效力

有一位單身的女生寫一份遺囑,「如果我外出發生事故不幸我的財產(包括存款、保險、房產,等等)全部贈與我的乾姊姊OOO女士…」,日前她疑似心血管疾病在家病逝。

他發票中百萬卻不能領!國稅局揭曉卡在「身分」這一關

許多民眾都很期待統一發票號碼出爐,不過可要留意中獎相關規定,以免與財神爺擦身而過!國稅局30日表示,小王在網拍上賣露營用...

贈與子女財產選對「日子」 最多1次拿走近1400萬免繳稅:唯獨1例外

每人每年都享有244萬元的免稅額,許多父母都會在這免稅額度內贈與財產給子女,替女子的未來提前做好規劃。

立院財委會今舉行財劃法修法 學者意見交鋒

立法院財委會今天舉行「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公聽會」,邀請學者專家和地方政府代表出席。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說,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