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告別學術圈/少子化、升等壓力夾擊 51歲教授冒險轉職

盧秀燕反惡罷三罵賴清德 是否選黨主席估等2時機點

稱2027是共軍象徵時刻…俞大㵢:陸若進犯 台灣會自己滅火

所得稅扣繳新制 明年上路

行政院核定,優化扣繳新制將於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庫
行政院核定,優化扣繳新制將於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庫

優化所得稅扣繳制度,財政部昨(28)日表示,行政院已核定扣繳新制自2025年1月1日施行,主要修正扣繳義務人規定,從原本為公司負責人改為公司本身。

財政部修正《所得稅法》,經立法院在今年7月15日三讀通過,總統於8月7日公布,行政院核定,優化扣繳新制將於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現行所得稅法規定,公司給付各類所得時,應依規定辦理扣繳,並以公司負責人(自然人)為扣繳義務人,當公司未依規定辦理扣繳時,可限期補繳、補報並處一倍以下罰鍰,若未在限期內補繳等情況,可處漏稅額三倍以下。

優化扣繳制度重點 圖/經濟日報提供
優化扣繳制度重點 圖/經濟日報提供

外界過去質疑,以自然人為扣繳義務人,承擔扣繳責任過鉅,有失衡平,財政部啟動所得稅法修法,將扣繳義務人範圍,從原本的公司負責人,改為給付所得的公司、機關、團體等組織,可使扣繳規定更符合「事責一致」。

賦稅署副署長倪麗心表示,自明年元旦起,給付應扣繳所得時,應由修正後的扣繳義務人承擔扣繳義務,依規定辦理扣繳、申報與填發扣繳暨免扣繳憑單作業;如有違反規定情形,也是由該扣繳義務人承擔處罰責任。

另外,針對行政法人給付扣繳範圍所得及信託行為受託人因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所為「支出」,導致有給付扣繳範圍所得,定明由行政法人或受託人擔任扣繳義務人,以完備法制規定。

至於破產財團及執行業務者事務所,非屬給付義務主體,維持由給付所得的破產管理人及執行業務者擔任扣繳義務人。

財政部表示,配合這次新制扣繳規定自2025年元旦施行,財政部啟動配合修正相關子法規、書表及資訊系統,並請各地區國稅局加強宣導,以利新制上路。

另外,這次所得稅修法也給予非居住者扣繳時限彈性,比照居住者規定,非居住者扣繳稅款繳納、憑單申報及發給期限,遇連續三日以上國定假日可延長五日,減緩非居住者扣繳作業負荷;也修正違章罰則,給予稽徵機關裁量彈性。

所得稅 破產 財政部

延伸閱讀

跨國企業將調高最低稅負 會計師:影響金融、科技業

符這些條件跨國企業將調高最低稅負稅率 估36家企業受影響

財劃法修法 財政部最快月底再邀地方政府開會

政府赤字達5000億 李彥秀轟財政部心思用在去中華民國

相關新聞

不只延長申報期限!資誠會計師詳解報稅五大變化

因應美國近期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企業營運與整體經濟帶來壓力,財政部公告兩項重要措施,協助企業與民眾有更充裕的時...

無扶養5歲小孩、70歲長輩、年薪逾44.6萬 「單身貴族」1公式算出綜所稅額!

在2025年的綜合所得稅申報中,免稅的總額達到44.6萬元。這意味著,若是一名單身職員,且沒有扶養5歲以下的小孩或70歲以上的長輩,年收入若未超過44.6萬元,則無需繳納任何稅款。

5月所得稅懶人包/每人都有21萬減稅額度、滿足「1條件」年收62萬免稅

綜合所得稅報稅季節來臨,今年的扣除額為何?應該繳納多少稅款?這篇文章將幫助民眾全面了解綜所稅的計算方式。 根據財政部的公告,113年度每個體的基本生活費用為新臺幣21萬元(較112年度增加8,000

爸媽報稅注意!家有6歲以下幼童扣除額提高、取消排富

財政部提醒,今年5月申報2024年綜合所得稅時,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的適用年齡已自五歲擴大到六歲,扣除額度同步提高,且取消...

大S遺產2/3給汪小菲成定局?具俊曄收養小孩阻止?專家搖頭:實務上困難

大S在理財方面非常有眼光,投資與不動產方面也有豐碩的成果,僅是「台北信義」和「國家藝術館」兩間豪宅,價值就超過6億元。

大S驟逝...遺產以外具俊曄能代討汪小菲欠債?律師:因1利害衝突難避攻防戰

今早,藝人大S驟逝的消息傳來令人震驚難過,願往生者能安息歸於塵土,也向往生者家屬致哀,但隨之而來一些法律問題,也引起廣泛關注。 大S驟逝...具俊曄能代替愛妻向汪小菲追債?律師:1利害衝突難避攻防戰 大S驟逝...汪小菲欠債具俊曄能代討?律師:因1利害衝突攻防戰難避 大S驟逝...除遺產外具俊曄能代討汪小菲欠債?律師:1原因恐有攻防戰 汪小菲欠債具俊曄能代討?律師:因1利害衝突攻防戰難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