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買預售屋轉賣給子女...要繳贈與稅?專家提醒「要申報」才能免稅

預售屋的交易涉及複雜的稅務申報。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預售屋的交易涉及複雜的稅務申報。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青安政策的推出,讓房市價量熱絡,預售屋市場更是快速升溫。

然而,當父母購買預售屋並支付部分工程款後,將預售屋轉賣給子女時,如何申報贈與稅常常讓人感到困惑。

案例分析:陳爸爸的預售屋轉賣二等親

以陳爸爸為例,他在110年5月15日購買了一戶總價3,000萬的預售屋(含車位),並在112年11月20日與建設公司簽訂契約,將預售屋轉賣給兒子。

轉賣前,陳爸爸已支付了500萬元的工程款給建設公司。

房地合一2.0的影響:

陳爸爸知道112年7月1日後房地合一2.0實施後,預售屋的交易也要申報房地合一稅,但要如何申報他真的一頭霧水。

預售屋出售也要繳房地合一稅:

臺北國稅局說明:

當父母購買預售屋並支付部分工程款後,將尚未建成的預售屋轉賣給子女,實際上是將「已支付的款項所產生的權利」轉讓給子女,由子女需要支付剩餘的工程款。

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6款的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或無行為能力人所購置之財產,視為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之贈與。但能證明支付之款項屬於購買人所有者,不在此限。

所以父母將未建成的預售屋轉賣給子女,需要向國稅局申報二親等以內親屬間的財產買賣。

如果兒子在簽約時支付了陳爸爸500萬元,並在交易後30日內,向國稅局提供了付款流程及資金來源證明文件。

經國稅局審查,確認兒子是以自有資金購置財產,國稅局認定這筆交易屬於正常買賣行為,那麼就不需要繳納贈與稅。

支付款項的證明並不只是匯款紀錄,還需要子女有合理的收入或資金流向,證明子女有支付給陳爸爸500萬的資金能力。

預售屋贈與子女稅金計算:

陳先生兒子因為無法提供500萬支付款項,從何而來的合理資金來源,被國稅局認定為贈與,需繳納贈與稅。

那麼預售屋贈與的稅金如何計算呢?

尚未交屋前,預售屋的交易標的是「對該房屋的購買權利」而非實際的房屋。

這間預售屋,陳爸爸已經陸續支付了500萬的工程款給建設公司,這相當他等於贈與給兒子500萬,扣除贈與免稅額244萬,所以要補繳25萬6千元的贈與稅。

預售屋的交易涉及複雜的稅務申報。如果你也面臨類似的情況,千萬不要忽視這些重要的稅務細節!立即預約諮詢,確保您的財務規劃萬無一失。

◎本文內容已獲R姐財富方舟-廖嘉紅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房地合一稅 房屋稅 新青安房貸 預售屋

延伸閱讀

00929月領15萬要存1千張 達人試算19.88元以下合理價:1秘訣省1/2存股時間

00878報酬4年多來確實勝過0056! 女子:但這一年以來不及0056…始至終皆輸00713

永豐金、台新金、合庫金「高CP值」比較誰勝?這2檔股價成長卻沒入選

台股要轉空?00919、00878、00882...現在買撿便宜?專家解析加碼合理價

相關新聞

名下有多間房...只有1間能申辦「自用住宅」?專家搖頭:1招省下地價稅

多房族的好康來了!每年11月繳地價稅, 面臨地價稅的問題。一般用地的地價稅率最高,可以是自用住宅用地稅率的5倍,稅負相差非常多。

勞退要自提嗎?會不會破產血本無歸?達人分析優缺點:投資收益有5.7%可以分

許多人應該都想過勞退該不該自提這個問題,加上又常聽到勞保快破產的消息,如果選擇自提又應該要提撥多少呢?

遺囑寫「病逝」卻意外身亡...遺產會被充公?律師:爭議文字會有法律條件效力

有一位單身的女生寫一份遺囑,「如果我外出發生事故不幸我的財產(包括存款、保險、房產,等等)全部贈與我的乾姊姊OOO女士…」,日前她疑似心血管疾病在家病逝。

買房給兒子卻登記準媳婦名下...分手怎麼辦?律師:還沒結婚都沒問題

房貸繳10年,登記在兒子名下的房子就這樣被外人拿走了?

房車登記媳婦名、離婚婆婆要求賣掉分一半 律師搖頭提7觀點:沒權利也沒資格

有一位婆婆,她的兒子剛跟媳婦離婚了,不過兒子家裡的車子、房子都登記在媳婦名下,即使夫家買房子時出了50萬,兒子也有幫忙繳車貸,媳婦並不願意賣掉財產分給兒子一半。

確實沒有限貸令…但已無便宜利率及寬鬆貸款認定! 專家:3%若房市還在燒那往4%也不會意外

沒有限貸令啊,沒說的是已經沒有便宜的貸款利率及寬鬆貸款認定標準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