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對伊朗動作恐影響台海?外媒憂中方誤判 白宮做出回應了

從冷漠到關切,南韓總統為何注意台灣問題?

未來10天高溫悶熱!「台中以北」午後西北雨 賈新興曝有利颱風生成時間

節能家電補助預算 再加碼

民眾踴躍汰換老舊冰箱、冷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眾踴躍汰換老舊冰箱、冷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眾踴躍汰換老舊冰箱、冷氣,經濟部節能家電預算至今年中僅剩7億元,將向政院爭取加碼21億元,合計28億元將執行至今年底,民眾更新節能家電,加計財政部退稅,每台最高可省5,000元。

至於2025年後,經濟部仍會再推節能家電補助。據了解,經濟部規劃自2025年至2028年匡列經費約140億來補助,惟行政院長卓榮泰指示,汰換老舊家電應盡快執行、提早推動,不要提長年度計畫,經濟部可能縮短至二年,但仍待定案。

經濟部節能家電補助執行情況
經濟部節能家電補助執行情況

為鼓勵民眾節能減碳,經濟部原規劃自2023年至2026年推動「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四年總經費80億元,每年20億元。但因民眾申請太踴躍,去年就已加碼33億元,總經費不變原則下,原本四年計畫縮短為三年。

沒想到,民眾踴躍申請程度遠超預期,至今年上半年,今年僅剩7億元可執行,下半年也不夠用,經濟部今年將再爭取21億元,換言之,下半年將有28億元可執行。

經濟部官員表示,2023年推出「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計畫,目標汰換256萬台,現已汰換233萬台,節電14億度電。家庭用電占全體用電二成,冷氣及冰箱則占家庭用電四成,效果顯著。

官員表示,經濟部自2001年開始推能效標章,當時預估全台有730萬台老舊冰箱與冷氣機要汰換,能源署將評估究竟實際有待汰換的潛在數量有多少,據此再匡列未來補助計畫。

依經濟部計畫,民眾必須要把舊冰箱及冷氣機汰換出來才有補助,每台補助3,000元;另,財政部自2019年推出節能家電退稅措施,民眾購買節能家電,每台可享最高2,000元退稅,減徵期間至2025年6月14日止。換言之,民眾透過住宅家電汰換補助,搭配退稅申請,最多共可獲5,000元。

能源局表示,民眾把家中老舊冷氣機或冰箱汰換為一級產品,搭配汰換十年以上家用冷氣或冰箱,估計節電率分別可達52%及67%,直接減少一半以上冷氣及冰箱用電。

經濟部 家電 冰箱

延伸閱讀

陳水扁未出席民進黨全代會開幕 柯建銘陪同下現身投票

民進黨全代會登場 賴清德:建立台灣主體性的國家認同

卓榮泰全代會喊三大承諾 談國會改革盼還憲法一個公道

立院邀總統報告 行政院:予以尊重

相關新聞

存股族別急著報稅!蘇家宏律師揭密:年收90萬繳稅差1.7萬「關鍵在這招」

報稅季登場,對於年收入不高的小資族來說,想省稅除了薪資扣除額、免稅額等基本節稅工具外,其實靠「鼓勵股息」也有意想不到的稅務優勢。律師蘇家宏就分享一位年收入90萬元的才藝老師,如何因為領股利,實際繳稅金

今年稅收又超徵4千億以上?財政部長莊翠雲這麼說

去年稅收超徵3千多億,國民黨團提出普發現金,立委關心明年稅收狀況,財政部長莊翠雲今日表示,今年到4月底為止,稅收較去年同...

房屋稅新制出包 雙北恐逾10萬人遭殃

房屋稅二點○新制昨起開徵,但出包現象持續擴大,不少自住房屋遭列「非自住」,導致稅金倍增,北市已重印五萬多分稅單,新北市部...

5月報稅季到!單身年收超過44.6萬才需繳稅、優惠方式這裡看

5月的報稅季又來了,小弱肌這次整理了報稅的優惠還有最簡單的繳稅方法,覺得喜歡的話也可以幫我分享給家人朋友喔。

2025所得稅免稅額、級距、手機報稅教學1次看!注意這1費用要自行申報

月報稅季即將到來,今天這篇文章,要獻給每年一到5月就開始焦慮的你,還有人生第一次要報稅、腦袋已經轉圈圈的你。你是不是曾經有這種想法:「我有打工、我有領ETF股利,那我要報嗎?」、「我還在唸大學,會不會被國稅局叫去喝咖啡?」 別擔心,我懂你。因為我自己第一次報稅時,也是一個頭兩個大。但後來我發現,其實報稅就像寫一份「年度小結」,只是這份報告是交給政府的,內容是「我去年賺了多少?要不要繳稅?有沒有機會退一筆錢?」

不只延長申報期限!資誠會計師詳解報稅五大變化

因應美國近期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企業營運與整體經濟帶來壓力,財政部公告兩項重要措施,協助企業與民眾有更充裕的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