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捨棄百萬年薪!她靠自動販賣機月入30萬 每周僅上3天班

麗寶集團爆內線交易…旗下公司賣地獲利逾億 董座吳寶田移送北檢複訊

楊梅休息站又出事…疲勞駕駛想買貢丸卻惹禍 高速失控「連撞7車」

優化扣繳稅制修法 八點聚焦

財政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政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本周將審查《所得稅法》修正草案,重點為優化扣繳制度,立法院法制局對此提出八大建議,包含釐清信託扣繳規定、對機關與事業不應差別待遇、扣繳規定應精簡明確等。

所得稅法修法是財政部本會期優先法案,於今年5月通過行政院會,修法主要將扣繳義務人從原本為公司負責人(自然人),改為公司本身(法人),亦即未依規定辦理扣繳的問責對象,將從公司老闆轉為公司,使扣繳規定更符合「事責一致」。

過去曾有興櫃公司因一時疏忽,在給付大陸公司貨款時漏未辦理扣繳,被國稅局查獲,這筆帳算到扣繳義務人,也就是公司董座頭上,遭國稅局開罰上億元。外界對於扣繳義務人事責不一致屢有質疑,財政部因而啟動修法。

所得稅法修正草案 圖/經濟日報提供
所得稅法修正草案 圖/經濟日報提供

此外在日本商會建議下,修法給予非居住者扣繳時限彈性,比照居住者相關規定,非居住者扣繳稅款繳納、憑單申報及發給期限,遇連續三日以上國定假日可延長五日,舒緩非居住者扣繳作業負荷;另外也修正違章罰則,給予彈性。

立法院財委會本周排審這項修法,立法院法制局所提評估報告中,對修法提出八點建議。

包括再釐清信託行為受託人扣繳規定;所得稅扣繳義務人的外國立法例;扣繳義務人及納稅義務人的規定應精簡明確;對機關與事業不應差別待遇;應納稅款加計利息計徵規定,應回歸稅捐稽徵法統一規範;違反扣繳義務罰責的外國立法例;違反扣繳義務應屬行為罰;修正條文施行日期規定,應依體例予以統一。

立院報告指出,所得稅法修法增訂行政法人、信託行為受託人,因管理、處分信託財產給付屬扣繳範圍所得時,應依規定扣繳稅款,法制局認為應釐清相關規定。

對於修正扣繳義務人範圍,研究報告認為,扣繳義務人及納稅義務人的規定,應精簡明確,應以具有給付所得義務的債權人為扣繳義務人,無論型態為機關、學校、團體或事業等皆應如此。

所得稅 稅款 立法院

延伸閱讀

控國會修法藍白陽謀 林右昌:搞到沒錢花「讓民進黨2026、2028選輸」

國會改革法覆議失敗 林右昌:釋憲文這周就會送到司法院

即時短評/禁伐補償預算倍增 若窒礙難行無關財政紀律

綜所稅補申報兩個管道 稅額試算通知書案件可在9月10日前補報

相關新聞

爸媽報稅注意!家有6歲以下幼童扣除額提高、取消排富

財政部提醒,今年5月申報2024年綜合所得稅時,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的適用年齡已自五歲擴大到六歲,扣除額度同步提高,且取消...

大S遺產2/3給汪小菲成定局?具俊曄收養小孩阻止?專家搖頭:實務上困難

大S在理財方面非常有眼光,投資與不動產方面也有豐碩的成果,僅是「台北信義」和「國家藝術館」兩間豪宅,價值就超過6億元。

大S驟逝...遺產以外具俊曄能代討汪小菲欠債?律師:因1利害衝突難避攻防戰

今早,藝人大S驟逝的消息傳來令人震驚難過,願往生者能安息歸於塵土,也向往生者家屬致哀,但隨之而來一些法律問題,也引起廣泛關注。 大S驟逝...具俊曄能代替愛妻向汪小菲追債?律師:1利害衝突難避攻防戰 大S驟逝...汪小菲欠債具俊曄能代討?律師:因1利害衝突攻防戰難避 大S驟逝...除遺產外具俊曄能代討汪小菲欠債?律師:1原因恐有攻防戰 汪小菲欠債具俊曄能代討?律師:因1利害衝突攻防戰難避

不是詐騙!國稅局2月寄發補稅單 民眾記得補繳以免挨罰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針對去年5月報繳的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應補稅案件,將陸續於2月上旬寄發核定通知書及繳款書,...

母借兒名買房...卻因兒不肯無法賣掉!官司打6年才結束 律師揭困難點:舉證責任在原告

借名登記,是我國人常見的一種財產管理方式,但令人困擾的是,如何要求返還?

父過世後簽遺產協議書...兄沒履行、妹提訴訟卻敗訴?律師4提醒:內容差1字都可能失效

日前新竹地方法院裁判一起曾姓家族遺產糾紛案件,大哥與小妹在父親過世後,簽訂了兩份協議,協議書1約定,小妹將分割遺產後取得的部分給予大哥,大哥給付小妹2000萬元;協議書2約定,依照父親生前遺願,大哥再給付小妹1億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