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上個月提大量解僱勞工計畫!明揚大火釀10死、逾百人傷 已資遣204人

分手了! 韓媒爆Jennie和V「已結束戀愛關係」

獨/總統大選將屆 暗網爆情治機關監聽政治人物?調查局查證中

房屋閒置不利用 時力挺徵空屋稅

時代力量6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政策民調結果,近8成民眾支持課徵非自用住宅徵收空屋稅。(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時代力量6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政策民調結果,近8成民眾支持課徵非自用住宅徵收空屋稅。(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

房屋持有成本比車還低,民眾力挺空屋稅!時代力量6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政策民調結果,近8成民眾支持課徵非自用住宅徵收空屋稅。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也呼籲,空屋稅應由中央統籌規劃制定,才能與地方房屋稅制脫鉤,促成空屋釋出。

囤房成本比車低

時代力量黨部祕書長李兆立公布國人房屋持有狀況,有83%住在自有或家人的房屋中,約有15%的民眾是租屋族。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接著說,這意味著台灣有200到300萬人有租屋需求,大多為20到39歲、且收入低於平均薪資的族群。

她說,時代力量也針對房地稅議題發起民調,發現逾8成國人普遍支持以空屋稅的方式,將空屋導入房屋市場,並平衡供需需求,但實際狀況是「在台灣擁有一間房屋的成本比擁有車輛還要更低」,導致擁房大戶霸佔房屋不願釋出。

打房等於打選票

房產專家Sway說,許多六都的精華地段的房屋被業者霸佔,更不願降價出售,就是因為持有稅太低,養房根本不需要多高的成本,業者寧願放著漲價。他說,都市資源那麼少,要讓財團與擁房大戶霸佔房屋,是相當不合理的狀況。但國、民兩黨都不敢動,害怕打到高資產族就等同於打擊選票,打擊政治獻金。

王婉諭呼籲,政府應導入非自用住宅的空屋稅,且應採用累計稅率,空屋時間愈久的話,徵收的稅率更高。她說,空屋稅的目標也應放在「都市」的空屋,如鄉村偏鄉的老舊住宅、危老建築,就可以免於成為課徵對象。

中央應規劃空屋稅

彭揚凱表示,台灣空屋率與國際相比確實高出不少,年輕人不免冒出「房價貴到買不起,租屋選擇也不多,但為什麼有那麼多房屋空置?」他指出,過去政府表示,地方已經有囤房稅制度,但根據研究顯示,有被課到稅的囤房大戶,平均每一間空屋只多付5千元。

他說,政府也表示,要用「包租代管」,促成空屋釋出,但內政部至今絕口不提,因為包租代管對擁房大戶的吸引力不足,僅有少數人願意釋出空屋,意味著至今大多數政策都是無效的。

彭揚凱建議,政府除了應該落實空房稅之外,稅制也該由中央統籌訂定,不要讓政策因地方態度而無法落實,也讓稅基與稅率與現行地方房產稅脫鉤,如此才能真正讓囤房大戶願意釋出空屋。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囤房稅 時代力量 租屋

延伸閱讀

影/空服員外站遭性騷無法裁罰 王婉諭:應就事實裁處

空服員國外遭性騷無法可罰?衛福部:仍有認定空間

新北幼兒園餵藥風暴持續擴大 王婉諭要求檢調擴大偵查

王婉諭:性平關懷不該只是口號 政治工作者更無可厚非

相關新聞

檢舉逃漏稅獎金最高480萬元 但有四種人不能領

檢舉逃漏稅獎金,最高可拿480萬元,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領。稅務人員、稅務人員配偶及兄弟姐妹、公務員執法過程中舉發的逃...

房租擬改特別扣除 300萬人受惠

大選腳步接近,朝野立委爭相提出減稅法案拚「業績」。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預定今天審查所得稅法第十七條修正草案,在財政部「有條件...

明年免稅額、標扣、薪所扣除額調高 後年報稅適用

財政部今天在行政院會陳報「所得稅制優化惠民措施」報告,113年度每人免稅額由9.2萬元調高至9.7萬元、標準扣除額由12...

是你嗎? 13張5-6月期統一發票大獎未兌獎

112年5-6月期統一發票日前開獎,財政部賦稅署統計,目前還有13張大獎得主「從缺」,提醒民眾檢視一下手中的發票,在11...

權證避險降稅 周五上路

權證市場迎接利多,推動十餘年的權證避險降稅將於本周五(10日)上路,財政部指出,法規面、稽徵面、系統面歷經半年準備期,券...

囤房稅苦了誰?虛坪改革可打房?購屋族注意!新制上路改寫房市規則

健全房市政策陸續登場,從限貸、《平均地權條例》陸續上路,嚴格控管預售屋,再到囤房稅2.0、虛坪改革,若全部上路,台灣房市結構將有重大改變,買房不得不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