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華爾街女神」母女爭產持鐵槌殺人 晚間3人繼續羈押

買賣房屋繳稅好複雜 一表看懂常見房屋6稅

資料來源/永慶房屋
資料來源/永慶房屋

5月報稅季來了,不少民眾對繳稅霧煞煞,尤其是房屋買賣會遇到的稅費問題,永慶房屋整理持有與買賣房屋最常見的6種稅費,包括購屋過程跟持有後要繳的4種稅印花稅、契稅、房屋稅與地價稅,以及賣房需要繳交的土地增值稅、交易所得稅等。

永慶房屋客服中心資深經理陳繼先表示,房屋買賣中買方與賣方所需負擔的稅費不同,一般來說,買方需繳納交易中的印花稅、契稅,以及房屋產權移轉後的房屋稅與地價稅;賣方則是因房屋出售後,被課徵土地增值稅及交易所得稅(新制則課徵房地合一稅)。

其中,買方負擔的印花稅,指的是簽署不動產買賣契約後,須按照申報移轉金額現值的0.1%貼足印花稅票,才能辦理產權移轉登記,因此在過戶時就必須繳納。契稅則是在買賣契約成立的30日內申報,需繳交契價(房屋評定現值不含土地)的6%。

而5月須繳納的房屋稅,則是房屋所有權人在持有期間,每年徵收一次,會由地方稅稽徵機關寄發稅單,視房屋使用情形,以房屋課稅現值乘上適用稅率。另外,地價稅也是每年徵收一次,由申報地價乘上適用稅率,繳稅時間則在每年的11月。

陳繼先提醒,無論是房屋稅還是地價稅,繳納期間都是1個月,逾期後每3日會加徵1%滯納金,最高加徵至10%。若不小心忘記繳費,也不用太緊張,只要帶著稅單,趕快前往郵局之外的銀行、農會、信用合作社等代收地方稅款的金融機構,連同滯納金一起繳納即可,才不會讓滯納金不斷增加,白白造成荷包的損失。

賣房方面,何時繳土地增值稅、交易所得稅?陳繼先表示,對於出售房屋的賣方而言,土地部分會依照土地漲價總數額乘上適用稅率,在買賣契約成立的30日內申報、繳交土地增值稅,房屋部分則會依照房屋取得時間,決定是否課徵房地合一稅。

在2015年12月31日以前就持有房屋的賣方,房屋部分交易獲利,要在下個年度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併入財產交易所得一起申報;在2016年1月1日之後取得的房屋,則適用房地合一所得稅制,依照房屋買賣的總價,扣除取得成本、費用及土地漲價總數額後,乘上適用稅率,且應於產權移轉登記完成後的30日內申報納稅。

簡單來說,在2022年完成的房地買賣,若是房屋持有時間超過6年、也就是2016年前取得的房屋,要用舊制在2023年5月併入綜合所得一起申報;如果持有時間在6年之內,則要課徵房地合一稅。

陳繼先指出,房屋在售出前是否為自用住宅、出租、提供營業使用與持有時間,都會影響土地增值稅的適用稅率,以及房地合一稅的重購退稅資格,因此是否在該地設籍、設籍時間長短,也成為民眾在房屋買賣前應了解的節稅妙招。

另,由於房屋買賣時課徵的許多稅費,如契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財產交易所得稅與房地合一稅都屬於一次性稅費,若民眾對適用稅率及稅制較陌生,想了解稅費計算方式及節稅建議,可到永慶房屋直營門市免費諮詢。

資料來源/永慶房屋
資料來源/永慶房屋

房地合一 所得稅 報稅

延伸閱讀

新加坡超暴力打房!外國人買房印花稅30%➝60% 「買氣瞬間凍結」:高房價的負面效應

竹市鼓勵房屋稅e化繳稅 免登錄抽萬元提貨券

新加坡再打房!調高印花稅 衝擊購買第二戶與外國買家

五月所得稅開徵 汐止稽徵所10樓報稅現場就定位

相關新聞

房租擬改特別扣除 300萬人受惠

大選腳步接近,朝野立委爭相提出減稅法案拚「業績」。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預定今天審查所得稅法第十七條修正草案,在財政部「有條件...

明年免稅額、標扣、薪所扣除額調高 後年報稅適用

財政部今天在行政院會陳報「所得稅制優化惠民措施」報告,113年度每人免稅額由9.2萬元調高至9.7萬元、標準扣除額由12...

如何避免房地合一稅2.0高稅率?一個簡單戶籍遷移:省下100萬

如果這是非自用住宅,那你就要繳20%的稅,獲利600萬就要繳120萬的房地合一稅。你看,這樣就差距了100萬!

報稅季開跑!妹子打開稅單哀號「單身稅好沉重」 一票苦主共鳴:真的慘

報稅季開跑,不少民眾哀怨荷包縮水。一名年輕妹子表示最近收到稅單「差點就暈倒了」,因為那筆金額可不是一、兩個精品包包可以解決的問題,直呼「單身稅好沉重」,引發大批上班族的共鳴。

是你嗎? 13張5-6月期統一發票大獎未兌獎

112年5-6月期統一發票日前開獎,財政部賦稅署統計,目前還有13張大獎得主「從缺」,提醒民眾檢視一下手中的發票,在11...

權證避險降稅 周五上路

權證市場迎接利多,推動十餘年的權證避險降稅將於本周五(10日)上路,財政部指出,法規面、稽徵面、系統面歷經半年準備期,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