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哪來妖風?北市帳篷遭吹翻、腳踏車飛天 日籍女觀眾慘受傷

猴痘疫苗預約有BUG?羅一鈞:轉檔異常、但一定打得到

侯友宜「首次出手」!勸退他選立委 挺洪孟楷拚連任

2023年贈與免稅額244萬! 財富傳承必知的節稅事:一個月可給子女1176萬?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沒有較上次調整的指數累計上漲10%以上,所以2023年遺贈稅的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的生活必需之器具、職業上之工具,這4項金額均與2022年相同。

2023遺產稅與贈與稅

一、遺產稅

(一)免稅額:1,333萬元。

(二)課稅級距金額:

1、遺產淨額5,000萬元以下者,課徵10%。

2、超過5,000萬元至1億元者,課徵500萬元,加超過5,000萬元部分之15%。

3、超過1億元者,課徵1,250萬元,加超過1億元部分之20%。

(三)不計入遺產總額之金額:

1、被繼承人日常生活必需之器具及用具:89萬元以下部分。

2、被繼承人職業上之工具:50萬元以下部分。

(四)扣除額:

1、配偶扣除額:493萬元。

2、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每人50萬元。其有未成年者,並得按其年齡距屆滿成年之年數,每年加扣50萬元。

3、父母扣除額:每人123萬元。

4、重度以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每人618萬元。

5、受被繼承人扶養之兄弟姊妹、祖父母扣除額:每人50萬元。兄弟姊妹中有未成年者,並得按其年齡距屆滿成年之年數,每年加扣50萬元。

6、喪葬費扣除額:123萬元。

二、贈與稅

(一)免稅額:每年244萬元。

(二)課稅級距金額:

1、贈與淨額2,500萬元以下者,課徵10%。

2、超過2,500萬元至5,000萬元者,課徵250萬元,加超過2,500萬元部分之15%。

3、超過5,000萬元者,課徵625萬元,加超過5,000萬元部分之20%。

每年的贈與稅調整,往往是許多富爸爸富媽媽極為關心的重點,畢竟大筆財產與其繳稅送給政府,還不如慢慢傳給子女,所以每年的免稅額就是極好的可規劃重點。

贈與稅244萬免稅額怎麼算?

很多人老困在244萬,到底是你、我還是他的角色疑惑上。你記住,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一年可以給出去244萬元。」免稅額度是以贈與人送出去的錢做計算。例如,爸爸5月給兒子100萬、12月給女兒144萬,那麼今年244萬的贈與免稅額度就滿了。

同上述,那麼「一年」的定義又是什麼呢?注意了!每1位贈與人自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止,不論贈與給多少人,累計贈與金額合計不超過免稅額,即可免徵贈與稅。所以如果今年還沒有使用這免稅額的富爸媽們,儘管在2022年12月中各給獨生子244萬,再過半個月後2023年1月份,2人就可以立刻再給488萬過去。不到一個月就傳承了488+488=976,一眨眼就送出了一棟房的金額。

如果還嫌不夠,《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0條第1項第7款,父母於子女婚嫁時所贈與之財物,總金額不超過100萬元,不計入贈與總額,也可以多多利用。

父:2022年婚嫁(244萬元+100萬元)+2023年(244萬元)=588萬元

母:2022年婚嫁(244萬元+100萬元)+2023年(244萬元)=588萬元

父母一人一隻手,這一送,贈與金額就可以拉到1,176萬元。

18歲成年影響遺產稅哪部分?

配合2021年1月13日修正公布民法第12條規定,成年年齡由20歲下修為18歲,自2023年1月1日施行。

原本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7條第1項第2款及第5款規定,繼承人為直系血親卑親屬者,或被繼承人遺有受其扶養之兄弟姊妹,每人得自遺產總額中扣除50萬元。其有未成年者,並得按其年齡距屆滿成年之年數,每年加扣50萬元。

舉例來說,被繼承人老李於112年4月30日死亡,僅遺有女兒(98年12月22日出生)1人,其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之加扣年數為5年(女兒98年12月22日出生,於116年12月22日滿18歲,距被繼承人死亡日,尚有5年始成年),所以老李遺產稅之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為:

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每人50萬元。

直系血親卑親屬有未成年者,得按其年齡距屆滿成年之年數,每年加扣50萬元:50萬*5年=250萬

50萬+250萬=300萬

你想想從20歲到18歲,少了這2年,未成年的扣除額不就等同飛走了100萬。

◎本文內容已獲 傅恪恩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

遺產 未成年 父母 爸爸 兒子

延伸閱讀

40歲每月投資7千5…20年後退休擁千萬?過來人:過35歲就很難存錢了

0056換血之後…真的汰弱留強嗎? 專家:建議觀察到2023年第二季

他打死不買00878、0056… 六原因曝光:爽領股息卻有極大副作用

存股「四個原則」提高成就感:先衝高張數 再分散標的

相關新聞

2023年贈與免稅額244萬! 財富傳承必知的節稅事:一個月可給子女1176萬?

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沒有較上次調整的指數累計上漲10%以上,所以2023年遺贈稅的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的生活必需之器具、職業上之工具,這4項金額均與2022年相同。

繳稅大戶台積電最高、長春集團搶眼...2021年企業所得稅費用排行全揭露

根據《財訊》報導,2021年整體稅收的實徵金額,再次大幅超標4950億元。企業繳稅貢獻超標稅額75%。是哪些企業大戶抖內6000元現金大紅包給民眾呢?

還稅於民議題發酵 代理財長阮清華:會充分討論疫後振興措施

今年稅課收入優於預期,總稅收估計可超過預算數4500百億元,朝野立委群起呼籲中央「還稅於民」,財政部代理部長阮清華今(2...

追稅囤房大戶 國庫大進補

財政部續查囤房大戶逃漏稅,針對持有五戶以上非自住住家租金收入,去年整年共查獲1,720件漏稅,補稅加罰金8,018萬元;...

權證避險降稅 拚本會期三讀

立法院新會期在本周五開議,當天行政院長陳建仁將帶領新內閣團隊進行施政報告並備詢,本次會期將有多項財經法案包括攸關權證避險...

網紅、直播主廣告不實 罰

網紅、直播主留意了,公平會昨(8)日通過「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網路廣告案件之處理原則」修正案,將網紅等社群網站用戶也納入廣...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