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9歲女歌迷聽完五月天演唱會倒地「一度無呼吸心跳」 漏夜搶救恢復意識

別信老闆省錢話術 勞保投保高薪低報「虧大了」

清明掃墓禁忌別犯!1舉動孤魂野鬼恐搶供品 5生肖要避免前往

物價漲多逼近綜所稅免稅額調高門檻 財部將精算

依規當遇到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年度的指數,累計上漲達一定程度時,就會按物價漲幅調高綜所稅免稅額等項目。目前初步計算數字距離調整門檻「非常接近」,財政部將進一步精算後對外公告。示意圖/ingimage
依規當遇到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年度的指數,累計上漲達一定程度時,就會按物價漲幅調高綜所稅免稅額等項目。目前初步計算數字距離調整門檻「非常接近」,財政部將進一步精算後對外公告。示意圖/ingimage

財政部將依據物價漲幅,檢視是否調整2023年綜所稅免稅額等;據試算,累計物價漲幅逼近、但未達3%的法定調整門檻,官員指出,初步計算數字距離調整門檻「非常接近」,為求謹慎,已函請主計總處提供確切數字,進一步精算後對外公告。

也就是說,若最後精算漲幅達3%,財政部料將調高2023年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等6個項目;若不及3%,則維持現行金額。

財政部例行在課稅年度的前一年年底或當年年初,公布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退職所得免稅額度,以及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最低稅負制)各項免稅額。

按規定,當遇到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年度的指數,累計上漲達一定程度時,就會按物價漲幅調高上述免稅額等項目;其中,綜所稅的調整門檻為物價指數累計上漲達3%。

儘管財政部尚未公告2023年綜所稅免稅額等是否調整,主計總處近日發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已可先行計算出物價上漲幅度是否達調整門檻。

據此計算,與上次調整年度相比,消費者物價指數至今漲幅2.985%、未達3%。財政部官員表示,初步計算的漲幅,與調整門檻確實「非常接近」,事關重大、必須審慎,待主計總處正式回函提供資料,財政部會進一步精算。

若最後精算數達3%法定門檻,將是連兩年因物價漲幅,調高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等。

如果不及3%門檻,財政部則不會調整2023年綜所稅免稅額等,也就是說,民眾2024年5月申報綜所稅時,未滿70歲適用的免稅額將依然是新台幣9.2萬元、單身者標扣額12.4萬元。

至於遺產稅及贈與稅免稅額,由於最新物價水準與前次調整、即2022年相比,上漲幅度低於10%調整門檻,預估2023年遺產稅免稅額、贈與稅免稅額都不會調升。

同時,營利事業及個人所得基本稅額條例部分,則是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年度指數上漲累計達10%以上時,將按上漲程度調整。

目前企業最低稅負制免稅額為50萬元;個人最低稅負制免稅額為670萬元、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金額為3330萬元;企業與個人上次調整年度分別為2013年與2014年。

其中,營利事業部分,由於累計漲幅已達10.554%,按公式計算料將調整至60萬元;個人方面,上漲約9.49%,未達調整門檻。

免稅額 消費者物價指數 綜所稅

延伸閱讀

陸製卜特蘭水泥 課反傾銷稅

台北消費趨保守緊縮 每戶家庭儲蓄傾向創106年來新高

財政部:前十月對美中出口 一增一減

10月資本設備進口 創單月新高

相關新聞

今年稅收超徵會再發現金? 財長:會先減少舉債或還債

去年全國總稅收超徵,政府拍板普發現金讓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立委今詢問今年稅收會不會再度超徵?超徵的話會如何運用?財政部長莊...

2023年贈與免稅額244萬! 財富傳承必知的節稅事:一個月可給子女1176萬?

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沒有較上次調整的指數累計上漲10%以上,所以2023年遺贈稅的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的生活必需之器具、職業上之工具,這4項金額均與2022年相同。

小確幸!綜所稅第三批退稅 近8億元提前於12月底入帳

退稅小確幸又來了!今年5月申報綜所稅,共分三批退稅,第三批退稅原定明年1月18日才會入帳,但財政部賦稅署提早退稅期程,提...

繳稅大戶台積電最高、長春集團搶眼...2021年企業所得稅費用排行全揭露

根據《財訊》報導,2021年整體稅收的實徵金額,再次大幅超標4950億元。企業繳稅貢獻超標稅額75%。是哪些企業大戶抖內6000元現金大紅包給民眾呢?

還稅於民議題發酵 代理財長阮清華:會充分討論疫後振興措施

今年稅課收入優於預期,總稅收估計可超過預算數4500百億元,朝野立委群起呼籲中央「還稅於民」,財政部代理部長阮清華今(2...

追稅囤房大戶 國庫大進補

財政部續查囤房大戶逃漏稅,針對持有五戶以上非自住住家租金收入,去年整年共查獲1,720件漏稅,補稅加罰金8,018萬元;...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