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法律/商業部門減碳 四面向規劃

配合2050淨零排放政策目標,環保署正在修正《氣候變遷因應法》,經濟部上月則公布「商業部門2030淨零轉型路徑」,由於商業部門多數碳排來自用電,因此如何達到節電就是減碳關鍵;而相較於工業部門在製程技術改善上達到減碳,商業部門可從操作行為的改善來達到減碳的目標,也衍生出更具創意的減碳方式。

商業部門有87.4%的碳排放來自於電力使用,屬於範疇二:間接碳排放源,故而從操作行為及設備更換也可節電,進而達成減碳效果。

經濟部針對商業部門減碳擬定四大面向,包含「設備或操作行為改善」、「使用低碳能源」、「商業模式低碳轉型」及「綠建築」。

首先,行為模式改變,例如透過數據分析來客消費行為及時間,調整營業時間長短,或是依據來客量調整冷氣、照明等。此外像是超市的開放冷藏櫃,可裝置保溫夜簾,在非營業時間降低冷度逸散,節省設備用電。

第二,許多商業店家設備已使用30、40年,舊型設備大多沒有節能設計,因此鼓勵店家汰換設備,改為具節能標章的省電設備,節電就能減碳,也節省電費;低碳能源方面,鼓勵使用鍋爐的旅館、醫院等業者,可從燃油改為碳排較低的燃氣或電力鍋爐,或是將燃油車汰換為電動車。若條件許可,建物可裝設太陽能板,提高再生能源使用率、規劃建置充電樁等。

至於商業模式改變,舉例像是物流業,可改善配送路線,透過科技數據更有效率地送貨,減少運輸車在路上用油所產生的碳排;零售業也可以運用智慧科技,以大數據分析客流量及消費行為,調整門市營業決策;餐飲業可以多選用在地食材,減少食材長程運送的物流碳排。

大型服務業者如購物中心等,因營業範圍多元,可透過專業顧問進行碳盤查,找出可改善的碳排放點,並建立能源監管系統(EMS),完整收集企業能源與資源資料,掌握能效與操作維護現況,落實節能改善,掌握碳排放量。經濟部也針對小店家設計節電檢點表,透過行為模式去改善用電。

其實,餐飲業、小型店家都很有意願減碳,只是不理解怎麼做。小型業者的碳排放源單純,可先利用簡易碳排放工具先瞭解本身碳排概況,再依需求逐步汰換耗能設備。

小店家也可以透過較靈活、有創意方式達到減碳目標,像是餐廳使用在地食材、可食盤飾或推出低碳足跡的「低碳菜單」,也有部分餐廳向環保署申請「綠色餐廳」。部分休憩服務業者則推出「低碳遊程」,不僅是鼓勵民眾搭大眾運輸工具,景點也有安裝充電樁,方面開著電動車的遊客使用等。(本文由經濟部商業司長蘇文玲口述,記者鍾泓良採訪整理)

減碳 碳排放 經濟部

延伸閱讀

是不是有人在臭?Honda表示我們不想讓電動車配備手排變速箱!

環團民調:近5成認為台灣減碳不佳 4成籲列最優先政策

英研究:天主教徒周五不吃肉 有助全球減碳

談淨零目標 環保署長張子敬:兼顧各面向、永續發展

相關新聞

2023年贈與免稅額244萬! 財富傳承必知的節稅事:一個月可給子女1176萬?

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沒有較上次調整的指數累計上漲10%以上,所以2023年遺贈稅的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的生活必需之器具、職業上之工具,這4項金額均與2022年相同。

小確幸!綜所稅第三批退稅 近8億元提前於12月底入帳

退稅小確幸又來了!今年5月申報綜所稅,共分三批退稅,第三批退稅原定明年1月18日才會入帳,但財政部賦稅署提早退稅期程,提...

繳稅大戶台積電最高、長春集團搶眼...2021年企業所得稅費用排行全揭露

根據《財訊》報導,2021年整體稅收的實徵金額,再次大幅超標4950億元。企業繳稅貢獻超標稅額75%。是哪些企業大戶抖內6000元現金大紅包給民眾呢?

還稅於民議題發酵 代理財長阮清華:會充分討論疫後振興措施

今年稅課收入優於預期,總稅收估計可超過預算數4500百億元,朝野立委群起呼籲中央「還稅於民」,財政部代理部長阮清華今(2...

追稅囤房大戶 國庫大進補

財政部續查囤房大戶逃漏稅,針對持有五戶以上非自住住家租金收入,去年整年共查獲1,720件漏稅,補稅加罰金8,018萬元;...

權證避險降稅 拚本會期三讀

立法院新會期在本周五開議,當天行政院長陳建仁將帶領新內閣團隊進行施政報告並備詢,本次會期將有多項財經法案包括攸關權證避險...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