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投資圈現20年來巨大意見分歧 分析師:現在先躺平就好

稱中宏關係「揚帆起航」 秦剛邀宏國總統卡斯楚盡早訪華

BLACKPINK高雄嗑鍋畫面曝光 包場要價36萬元

繳稅季來臨!全台房屋稅收年增5% 多屋族2招減稅

資料來源/第一建經
資料來源/第一建經

5月房屋稅的繳稅季來臨,根據財政部資料統計,近兩年六都房屋稅收均呈現成長趨勢,去年度全國房屋稅收金額達833.1億元、年增5%,其中桃園市稅收94.3億元,年增幅達8.3%,成長幅度居六都之冠,台中則以99.6億元、年增6.3%居次。

第一建經總經理謝萬雄表示,各縣市每三年會重新評定房屋課稅現值,每年徵收一次,依照面積、折舊率、路段率,計算出房屋稅的納稅額,因此坪數越大、屋齡越新、地段越優、樓層越高、建材越好的房屋,評定現值也會越高,要繳的稅金相對較多。

桃園房屋稅收增幅居六都之冠,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分析,六都房屋稅額成長,主要因為各縣市近年分別調高房屋評定現值、路段率所致,其中桃園市位居房屋稅收年增幅第一,主要受惠於交通建設愈趨便利,地方發展快速,新建案推案多,吸引不少雙北市購屋買盤,在剛性需求的帶動下,桃園房市買氣熱絡,納稅屋主的人數也快速成長,促使稅收逐年增加。

台中市房屋稅年增6.3%居次,張菱育指出,台中近年有不少重劃區的新案交屋,像是北屯機廠、廍子重劃區、單元12及太平新光等地,成為房屋稅的生力軍,再加上台中近年大型商場開發案一樁接一樁,包括去年底開幕的台中港「三井outlet」二期,預計今年下半年營運的東區「三井LaLaport」購物中心,以及暫定114年Q4營運的漢神洲際購物中心,還有規劃115年完工的高鐵娛樂購物城等,也讓商場周邊晉升台中的一級房市戰區,進一步推升該區房價表現。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為了抑制房地產炒作,許多縣市陸續針對非自用住宅加重房屋稅率,以鼓勵釋出,降低空屋,其中以雙北最重,持有3戶以上即採非自用住宅3.6%;其他縣市也陸續拍板跟進加重多房稅率,今年七月起,高雄四戶、台中五戶以上房屋稅為3.6%,桃園市、新竹市、台南市則是6戶以上,以3.6%課徵。

張旭嵐提醒,房子若為自住,無出租、營業使用,或有配偶或直系親屬設籍,即可登記自用住宅,最多以三戶為限。多屋族可檢視自身名下的不動產效益,可藉此將不動產「汰弱換強」,重新規劃資產配置,或是參加公益房東出租,不僅每月有1.5萬租金免稅額度,且房屋稅也比照自用住宅1.2%,可降低稅負。

▌延伸推薦:

報稅優惠懶人包/綜合所得稅24家信用卡優惠、3種電子支付神回饋!

資料來源/第一建經
資料來源/第一建經

房屋稅 自用住宅

延伸閱讀

疫情改變宅生活 中古屋交易坪數增1.5坪

張旭嵐/升升不息 購屋族的算盤該怎麼打?

商辦買盤出現大黑馬 板橋整棟交易房東賺3.94億

房屋貸款高學歷有加分 專家:銀行重三條件

相關新聞

2023年贈與免稅額244萬! 財富傳承必知的節稅事:一個月可給子女1176萬?

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沒有較上次調整的指數累計上漲10%以上,所以2023年遺贈稅的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的生活必需之器具、職業上之工具,這4項金額均與2022年相同。

小確幸!綜所稅第三批退稅 近8億元提前於12月底入帳

退稅小確幸又來了!今年5月申報綜所稅,共分三批退稅,第三批退稅原定明年1月18日才會入帳,但財政部賦稅署提早退稅期程,提...

地價稅11月1日起開徵 自住每戶平均1703元

今年地價稅將於11月1日開徵,繳納期限至11月30日止,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開徵戶數881萬戶,開徵稅額約937億元,相...

連6漲 基本生活費增為19.6萬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在行政院會核定基本工資調漲方案,並表示今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預計由十九萬兩千元調增為十九萬六千元,估計有...

阿堂鹹粥漲價掀熱議...再遭質疑漏開發票 國稅局回應了

台南美食名店「阿堂鹹粥」近期漲價掀熱議,有網友質疑漏開發票,南區國稅局台南分局指出,目前尚無接獲民眾檢舉,已留意店家開立...

中頭獎也沒用!發票對心酸的 國稅局曝11種狀況「不能領」

每到單月25日的統一發票開獎日,總是期待能獲得財神爺眷顧,但對中就一定能領到獎金嗎?根據財政部統一發票給辦法,在11種狀況下會讓中獎喜悅瞬間被潑冷水。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