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阿拉伯「中美通吃」?算計美國、利用北京的雙面戰

欺騙台灣遊客!泰國小黃司機被爆「收4倍車資」下場曝光

7萬噸貨櫃輪筆直撞上高雄港 傳引水人「有酒精反應」

報稅撇步搶先看/股利報稅 合併、分離二選一

台股。(本報系資料庫)
台股。(本報系資料庫)

在台商資金回流的熱潮下,去年台股二度攻上萬八,讓不少投資人賺飽飽,更應留意股利所得的課稅模式,高雄國稅局表示,股利所得現在可採合併、分開二種方式計稅,納稅義務人可以選擇較有利的方式申報。

過去施行將近了20年的「兩稅合一制」廢除後,取而代之的是股利所得申報新制,官員表示,是從2018年1月1日起上路,2019年報稅第一次適用,今年申報來到了第四個年頭,納稅人可以自行選擇採股利所得分開計稅或合併計稅,享有不同的優惠。

首先,較單純的方式是合併計稅,官員指出,納稅人若選擇將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每一申報戶最多可享有8萬元的抵減金額,以股利所得總額的8.5%來計算可扣抵稅額,這也是近幾年許多股民在報稅後,收到大筆退稅的原因。

官員指出,用8.5%的比率來換算的話,扣抵額度要達到上限8萬元,只有全年股利所得突破94萬元的股海大戶才有機會,意即股利所得未達94萬元的菜籃族,皆可享有8.5%的抵減效果。

第二種方式,則是將股利所得分開計稅,按28%單一稅率計算得出稅額,再與其他類別所得計算的應納稅額,合併報繳綜所稅。

官員表示,我國目前綜合所得稅率分為五級,包括5%、12%、20%、30%、40%,對於所得適用稅率在20%以下的三個級距,一定都是採股利所得合併計稅較划算。

至於適用稅率在30%或40%的高所得族群,才可能會因為股利所得單獨採28%單一稅率計稅,而獲得較佳的節稅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股利所得若採分開計稅,將會影響其他扣除額的適用,官員表示,目前幼兒學前、長照特別扣除額,皆設有排富條款,如果將股利所得單獨分開計稅,將被列為排富對象,無法適用這兩項扣除額。

另外,官員表示,股利所得若分開計稅,不併入綜合所得總額,也會讓列舉扣除額中的捐贈,扣除上限額度降低,對於平時有進行捐款的大股東而言,也是要注意的面向,建議申報前仔細試算,瞭解稅務影響。

股利 報稅

延伸閱讀

報稅撇步搶先看/產創投資抵減額 最高30%

報稅撇步搶先看/營收衰退30% 營所稅可減稅二成

報稅撇步搶先看/三類防疫假支薪 節稅加倍扣抵

存股的「三種被動收入」 財經專家:以利滾利 躺著都能賺錢

相關新聞

2023年贈與免稅額244萬! 財富傳承必知的節稅事:一個月可給子女1176萬?

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沒有較上次調整的指數累計上漲10%以上,所以2023年遺贈稅的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的生活必需之器具、職業上之工具,這4項金額均與2022年相同。

小確幸!綜所稅第三批退稅 近8億元提前於12月底入帳

退稅小確幸又來了!今年5月申報綜所稅,共分三批退稅,第三批退稅原定明年1月18日才會入帳,但財政部賦稅署提早退稅期程,提...

地價稅11月1日起開徵 自住每戶平均1703元

今年地價稅將於11月1日開徵,繳納期限至11月30日止,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開徵戶數881萬戶,開徵稅額約937億元,相...

連6漲 基本生活費增為19.6萬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在行政院會核定基本工資調漲方案,並表示今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預計由十九萬兩千元調增為十九萬六千元,估計有...

疫情升溫確診數攀高 財部:隔離者報稅期限延至6/30

本土疫情升溫,確診隔離人數持續攀高,財政部今天宣布,因COVID-19接受治療、隔離與檢疫等,無法在5月1日至31日期間...

整理包/聰明節稅停看聽 綜所稅3大類扣除額報你知

5月報稅季開跑倒數計時,今年一般個人免稅額為新台幣8萬8000元,另有標準、列舉和特別3大類扣除額,653萬綜所稅申報戶...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