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阿拉伯「中美通吃」?算計美國、利用北京的雙面戰

報稅撇步搶先看/扶養家人所得 記得列報

圖為之前報稅示意圖,照片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報系資料照片
圖為之前報稅示意圖,照片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報系資料照片

5月報稅季就要來了,北區國稅局表示,每年綜所稅申報時,有兩類誤報情形最常發生,包括幫家人報稅所產生的疑難雜症,以及個人列舉扣除申報不合格的項目。

國稅局指出,最常發生的是列報扶養不合規定,2021年度每人免稅額為8.8萬元,年滿70歲的家人更可享13.2萬元免稅額;若能申報扶養家人,報稅時便能將他的免稅額合併計算,達到節稅效果。

不過若要新列報扶養家人,記得連同其所得也要一同申報,否則還沒享受到免稅額,反而先漏稅了。

官員表示,若列報扶養的對象已成年,應符合在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等列報條件;另外,若列報叔叔、阿姨等非直系親屬,免稅額只有8.8萬元,不是13.2萬元。

另一種常見錯誤發生在新婚夫妻,官員表示,配偶應合併報稅,官員指出,新婚夫妻可能今年上半年結婚,忘記去年還沒正式結婚,或已宴客但未登記,不慎提早合併申報。

除了列報扶養的問題,官員指出,個人列舉扣除額也常發生誤報情形,像是宗教相關的捐贈,把光明燈、安太歲或支付塔位等具有對價關係的支出,放入捐贈扣除額,但這部分是不合格的。列舉扣除額常見錯誤,還有醫藥費部分,官員表示,如果醫療支出已經獲得保險給付,這部分就不能列報。

免稅額 報稅 結婚

延伸閱讀

公立納骨塔重要政績 苗栗市、公館鄉啟用在即

中市鄉間道路推LED交通號誌 居民戲稱「光明燈」

新北市府投5億4000萬建八里第二納骨塔 增加5萬個塔位

手機報稅 蘇建榮:今年預計會超過100萬戶

相關新聞

2023年贈與免稅額244萬! 財富傳承必知的節稅事:一個月可給子女1176萬?

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沒有較上次調整的指數累計上漲10%以上,所以2023年遺贈稅的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的生活必需之器具、職業上之工具,這4項金額均與2022年相同。

小確幸!綜所稅第三批退稅 近8億元提前於12月底入帳

退稅小確幸又來了!今年5月申報綜所稅,共分三批退稅,第三批退稅原定明年1月18日才會入帳,但財政部賦稅署提早退稅期程,提...

地價稅11月1日起開徵 自住每戶平均1703元

今年地價稅將於11月1日開徵,繳納期限至11月30日止,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開徵戶數881萬戶,開徵稅額約937億元,相...

連6漲 基本生活費增為19.6萬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在行政院會核定基本工資調漲方案,並表示今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預計由十九萬兩千元調增為十九萬六千元,估計有...

疫情升溫確診數攀高 財部:隔離者報稅期限延至6/30

本土疫情升溫,確診隔離人數持續攀高,財政部今天宣布,因COVID-19接受治療、隔離與檢疫等,無法在5月1日至31日期間...

整理包/聰明節稅停看聽 綜所稅3大類扣除額報你知

5月報稅季開跑倒數計時,今年一般個人免稅額為新台幣8萬8000元,另有標準、列舉和特別3大類扣除額,653萬綜所稅申報戶...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