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台廠誤觸華為禁令 二招自保
新一波美中貿易戰聚焦華為供應鏈,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21)日舉辦研討活動,以美國本土案例分析,若台廠已踩到美國禁令,除了被動調查產業鏈上下游因應,若能符合主動揭露、建立內部規範等作為,將有機會取信美國執法機構,可作為台廠自保策略。
安侯法律事務所執行顧問翁士傑指出,近期美國華為禁令已經生效,中國大陸也緊接著提出「不可靠實體清單」作為回擊,在強國先後採取保護主義措施的情況下,已經使得國際商業貿易的策略必須改寫。
翁士傑表示,在美國新的禁令底下,即便是沒在美國從事營運活動的外國企業,也會直接或間接受到經濟制裁影響,尤其對於台廠而言,凡是使用到美國來源技術、軟體或產品等,若與華為相關供應鏈,就很可能落入制裁範圍,必須事先取得美國相關部門許可。
至於企業因應的對策,翁士傑建議,首先在被動層面,必須因應美國規範,啟動對自身產品、技術、客戶以及整體供應鏈的調查,在華為禁令中,一旦供應鏈最終客戶涉及雷區,就是整條供應鏈都會被抓,因此風險控管必然是第一步。
第二步則是做好內部法遵程序,翁士傑表示,以過去美國上市企業史丹利百得集團併購大陸國強公司為例,由於國強仍與伊朗有貿易往來,此案誤踩併購制裁地雷,但後續史丹利公司主動向政府揭露,並提示併購合約、內部培訓及法遵文件,最後獲得輕罰。
翁士傑表示,企業除調查供應鏈,也應儘早完成內部法令遵循計畫、納入例行內控流程,透過定期稽核、檢討及更新等方式,蒐集配合法令證據,即便誤踩雷區,也有望獲得較輕的裁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