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居住正義 內政部官員:真實呈現房價才是根本
內政部官員今天指出,囤房稅的議題在國內已經討論很久,目前台灣無明顯分配不均的囤房現象,真正的問題是應把房屋交易真實價格呈現出來,避免有心人士炒房,並建立真實的稅率基礎才是根本。
近日外界有「囤房稅」討論的爭議,包含時代力量、民眾黨等在野黨都呼籲政府應重視居住正義,並提出相關修法草案。根據財政部統計,2019年全台須課徵「囤房稅」的住家非自住用房屋共68.55萬戶,比2015年增加6.75萬戶,增幅逾1成。
根據「房屋稅條例」,住家用房屋分為多項,其中包括「自住用」及「非自住」。自住房屋,民眾僅限持有3戶住宅,稅率1.2%,持有3戶以上視為非自住房屋,稅率區間為1.5%至3.6%,又稱囤房稅,而各地方政府可視需求,自行決定是否根據持有戶數訂定差別稅率。
內政部官員今天表示,囤房稅的議題在國內已經討論很久,目前有縣市針對持有2、3間以上房屋,訂定差別稅率。當然談到打房,提高囤屋稅稅率也是手段之一,基本上只要能達到居住正義的目的,對於各地方政府的作為,內政部都認同。
不過,官員指出,目前台灣無明顯分配不均的囤房現象,真正的問題是應該把房屋交易真實價格呈現出來,建立真實的稅率基礎才是根本,避免有心人士用假合約登錄炒房。
官員表示,自1日起上路的新制規定,將不動產申報登錄責任將回歸買賣雙方,並改為買賣移轉登記時一併申報,已即時反應行情,若有申報不實,將可直接處新台幣3萬元至15萬元罰鍰,且將涉及刑法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罪。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