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更新!大罷免案立委「十大聲量榜」 換3人進榜

iPhone無法安裝App原因「藏一警訊」!Apple官網教5招解決

學界AI人才大流失 美博士生進企業年薪是指導教授5倍

中古屋房價下跌了!永慶:預期今年交易量跌破28萬棟 探近6年新低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房市買氣驟降,中古屋房價開始跌了!永慶房產集團24日指出,2025上半年房市呈「量縮價緩跌」,在後況不確定因素下,將再下修全年交易量,預期跌破28萬棟,探自2019年以來、近六年新低。

根據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顯示,2025年第1季呈現買賣雙方價格認知拉鋸,七都房價指數季增均在正負1%內,房價陷入盤整,但第2季房價指數再度小幅下修,反映市場買氣降溫,房價呈緩跌走勢。

進一步觀察七都房價指數變化,台北、桃園與高雄跌幅較輕,跌幅在1%內,新竹縣市季減1.3%,新北、台中、台南季跌2%以上,跌勢較明顯。

儘管中古屋進入跌勢,但預售屋價格卻掉不下來,甚至中古、預售差距愈來愈大,形成兩個世界。統計實價登錄資料,2020年至2025年預售屋與中古屋的平均單價,七都價差均持續擴大,創近六年新高。

進一步觀察七都2025年預售屋與中古屋價差幅度,台中價差逾七成最多,較2020年有明顯增長,持續拉開差距;新北、高雄也有六成以上的價差,桃園、新竹縣市差幅不到五成,相對和緩。

永慶房產集團葉凌棋說明,由於預售屋賣的是未來價,不少民眾看好3~4年後就沒有信用管制措施,加上預售屋有低自備的優勢,仍會吸引買盤出手,且建商一方面資金雄厚,一方面對未來有一定的信心,所以價格難降,也導致中古屋、預售屋兩方差距愈來愈大,但若現階段有迫切居住的需求,買新還不如買舊。

展望今年,葉凌棋表示,去年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信用管制持續下,市場交易熱度明顯降溫,加上今年關貿戰影響,股、匯市大幅震盪,未來經濟走向充滿不確定性,房市將間接受衝擊,因此下修2025年房市交易量預測。

葉凌棋指出,觀察上半年表現判斷,依目前市況推估,預估2025年全年交易量約27.2-27.9萬棟之間,將跌破28萬棟大關,年減20%至22%左右,探2019年以來新低紀錄。

永慶房產集團葉凌棋。記者朱曼寧/攝影
永慶房產集團葉凌棋。記者朱曼寧/攝影

房價 房市 買氣

延伸閱讀

好心供罷團連署...新店老宅卻遭強拆?新北文化局說話了

「彰化縣預售屋地圖」上線 買預售屋掌握資訊不怕踩雷

侯友宜:新北樓梯間與騎樓拉線為機車充電將稽查

三重圖書館將成新北第二總圖 侯友宜:明年有機會開拆

相關新聞

「一則預言7月旅遊全崩?」日本地震謠言網友嘲諷…旅行社慘喊35年最差

日本地震謠言流傳,旅遊團客急凍,網友一面倒質疑預言威力,社群聚焦旅行社市場變化與消費者信心轉移。

「預算不足」國旅改出國…暑假全台住宿率暴跌遇寒流!引爆網友砲火

暑假本是旅遊旺季,卻傳出全台住宿率暴跌,旅宿業者直言「史上最慘」。根據TVBS報導,花蓮住宿率平日不到三成,梨山也僅五成,不少業者將矛頭指向民眾熱衷出國、預訂期縮短等原因,積極推優惠盼救暑假商機。

非強迫但是強烈建議?經濟部「電詢」軍人用餐折扣惹議…網:功德台灣

經濟部近日被爆出為配合九三軍人節活動,主動「電詢」餐飲業者是否願意提供軍人用餐折扣,引發社群熱議。儘管官方強調未發函、僅電話詢問意願、沒有強迫業者參與,但PTT網友對此說法普遍不埋單,質疑政府「話術施

日幣「甜甜價」刷新紀錄!他靠1招換到1:0.19 網盛讚:甜到蛀牙

受惠新台幣強勢升值,今(4)日台銀日圓現鈔賣出價一度來到0.2026,創下史上最甜換匯紀錄,10萬元台幣可多換近7萬日圓。PTT網友瘋狂討論此一匯率變動,有人興奮大喊「甜甜價!」,也有人戲謔表示「每天都是史上最甜」,更有網友直言「0.19才叫便宜」,形容匯率行情像在「糖尿病邊緣徘徊」。

華航帶頭響應國軍升等禮遇…「幫忙做功德」股東會時準備被罵翻!

國軍搭機優先升等政策,隨著總統賴清德喊話,華航董事長高星潢積極協調國內多家航空業者配合,力挺國軍登機禮遇。7月1日新制上路後,已有11名軍人享受優先登機,升等政策更成為近期市場與社群熱議焦點。究竟這樣

雞蛋滯銷產地急降價!蛋農怒批「未協調」…網:早餐加蛋何時回10元

夏天雞蛋賣不動,北市蛋商公會宣布產地價和批發價雙雙下修,想藉降價救市。不過蛋農怒轟「完全沒協調」,倒貼成本還被突襲,呼籲公平會查明價格結構。PTT熱議「蛋價都降了,早餐加蛋什麼時候才會回到10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