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價成受災戶!北市地上權國宅戶大喊「地租」吃不消

台北市地上權國宅。圖/報系資料照
台北市地上權國宅。圖/報系資料照

房價高漲,北市地上權國宅土地租金也連年漲,約400多戶在民國87年以較低價購得,但僅50年房屋使用權,北市議員陳宥丞指出,因公告地價連年飆漲,漲幅甚鉅,部分國宅最高達98%,使得住戶每年要繳納的「地租」跟著攀升,大喊吃不消。都發局表示,會檢視適法性、公平性後評估是否檢討租金。

北市地上權國宅,分別是影劇五村、萬寧、萬安國宅,共15棟、416戶,都是在民國87年公告出售,只有50年房屋使用權,沒有土地持份的地上權國宅。依據台北市國民住宅地設定地上權實施要點,租金計收方式是依國宅土地設定地上權之地租收取,按土地最近一期申報地價年息5%計收租金,租金漲幅相較前一年期以調整10%為上限,超出部分不予計收。

陳宥丞指出,雖然有10%的上限,但因為租金是按公告地價為地租計價基準,所以連年飆漲的公告地價,未來就會繼續增加國宅住戶的居住成本。

據瑞光路影劇五村國宅的居民指出,因為內科發展,造成周邊地價上漲,但地上權國宅的住戶沒有土地的持份,享受不到土地價格上漲帶來的利益,等到民國137年時,使用權一到,房子和土地都是要歸還市政府,但是他們現在卻要負擔土地價格上漲所帶來的負面效果。

陳宥丞表示,以影劇五村國宅這段期間的公告地價,從民國88年的每平方公尺2萬9000元,到民國113年1月已達5萬7430元,漲了高達98%;萬安國宅的公告地價則是從3萬2100元漲到4萬8900元,漲幅52%。

他認為,地上權住宅原是解決高房價下民眾的居住需求,卻因為沒有完善配套措施,住戶要承擔政府調整漲公告地價、租金飆漲的苦果,政府完全違反住宅政策及居住正義。

北市都發局表示,目前台北市存有的地上權國宅,是民國87年間配售,設定地上權期間為50年,地上權存續期間除收取「地租」外,不另收取權利金。地上權國宅承購人依負擔的權利與義務,皆是當年承購契約內簽訂。對於減免措施,會依契約及相關規定,檢視適法性、合理性與公平性後評估。

都發局指出,依台北市國民住宅土地設定地上權契約書,地租計收標準為每年收取一次年地租,地租計收基準為公告地價年息5%,亦即公告地價5%計收,租金漲幅以10%為上限原則計收。以瑞光路253巷其中一戶土地持有面積38.86平方公尺計算,88年當年期(一年)土地租金為3萬3808元,113年當期土地租金為4萬6507。

租金 地上權 國宅

延伸閱讀

北市議員林亮君遭私訊恐嚇「手上有裸照」 提告恐嚇...警偵辦中

李正皓被噴辣椒水、北市議員遭威脅 吳崢批:低級惡劣的攻擊

北市街友沿路試開機車後置物箱...竊走20萬日幣 警2小時查獲

握有年輕時裸照?北市美女議員遭威脅 怒嗆「嚇不了我」

相關新聞

街口支付母公司遭查封!輿論分兩派開戰:錢先提領出來再說

街口支付母公司近日因涉及36億元股權糾紛,遭台北地院查封未果,連帶導致近300名員工在查封前40分鐘臨時被通知居家上班。消息一出,用戶對資金安全議題表現出高度警覺,市場討論迅速升溫。 街口母公司

「一則預言7月旅遊全崩?」日本地震謠言網友嘲諷…旅行社慘喊35年最差

日本地震謠言流傳,旅遊團客急凍,網友一面倒質疑預言威力,社群聚焦旅行社市場變化與消費者信心轉移。

「預算不足」國旅改出國…暑假全台住宿率暴跌遇寒流!引爆網友砲火

暑假本是旅遊旺季,卻傳出全台住宿率暴跌,旅宿業者直言「史上最慘」。根據TVBS報導,花蓮住宿率平日不到三成,梨山也僅五成,不少業者將矛頭指向民眾熱衷出國、預訂期縮短等原因,積極推優惠盼救暑假商機。

非強迫但是強烈建議?經濟部「電詢」軍人用餐折扣惹議…網:功德台灣

經濟部近日被爆出為配合九三軍人節活動,主動「電詢」餐飲業者是否願意提供軍人用餐折扣,引發社群熱議。儘管官方強調未發函、僅電話詢問意願、沒有強迫業者參與,但PTT網友對此說法普遍不埋單,質疑政府「話術施

日幣「甜甜價」刷新紀錄!他靠1招換到1:0.19 網盛讚:甜到蛀牙

受惠新台幣強勢升值,今(4)日台銀日圓現鈔賣出價一度來到0.2026,創下史上最甜換匯紀錄,10萬元台幣可多換近7萬日圓。PTT網友瘋狂討論此一匯率變動,有人興奮大喊「甜甜價!」,也有人戲謔表示「每天都是史上最甜」,更有網友直言「0.19才叫便宜」,形容匯率行情像在「糖尿病邊緣徘徊」。

華航帶頭響應國軍升等禮遇…「幫忙做功德」股東會時準備被罵翻!

國軍搭機優先升等政策,隨著總統賴清德喊話,華航董事長高星潢積極協調國內多家航空業者配合,力挺國軍登機禮遇。7月1日新制上路後,已有11名軍人享受優先登機,升等政策更成為近期市場與社群熱議焦點。究竟這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