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密碼/領導者的五層修練
過去以來領導學的理論,包含特質論、情境理論、權變理論、路徑──目標理論、魅力──願景型領導、真誠領導、道德領導、團隊型領導等,在實務上難以掌握。
真正的領導力是什麼?其實,就像一座金字塔,一層一層往上走,從「靠職位讓人服從」,一路走到「靠願景讓人追隨」。
領導學專家John C. Maxwell曾提出的一套很實用的「領導五層金字塔」,就像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生理、安全、社會、自尊與自我實現等五種需求一樣,由低而高逐步上升。不妨想想,您目前處在哪一個層級?
第一層:靠權力,因為你是主管
這是很多人當主管的起點。你有職位、有權力,所以大家會聽你的指令。
但這是最不穩定的一層,因為部屬是「不得不聽」,只要你走了、職位換人,就什麼都沒了。像有些家族企業的二代 ,一上任就開始下命令 ,但下面的人其實是「表面服從、心裡抱怨」,久了團隊自然鬆散。
第二層:靠認同,因為我心悅誠服於你
比權力更重要的是「人品」與「態度」。如果你待人真誠、有同理心,部屬自然會認同與信任你。星巴克的創辦人舒茲,就是這樣的領導者。他曾說:「我不是開咖啡店的,我是經營人的感受。」即使在金融海嘯時期,他仍堅持給員工完整的醫療保障,因為他知道:員工才是品牌最好的代言人。
第三層:靠立功,你能帶我成功
當你的團隊因為你而做出好成績,大家就會更願意追隨你。因為「跟著你,有前途」。
比如張忠謀創辦台積電,他不靠權威講話,而是用實力、策略和結果說話。他的團隊知道:只要跟著他,就能站上世界舞台。這是領導力真正開始發光的時刻: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你做到了什麼。
第四層:靠立人,我因你而成長
再上一層,是你開始「培養人」。不是只有自己厲害,而是讓身邊的人也變得更強。
Netflix 執行長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曾說:「我不設KPI,也不管員工上下班時間,我只在意他們能不能為團隊帶來創新。」當人擁有空間與信任時,才能激發最大的潛能。這種領導,像是一位好教練,懂得觀察、傾聽、放手,讓每個人都能在對的位置發光。
第五層:靠願景與文化,我們一起為同一個夢想努力
最頂層的領導,是讓大家不是「為你做事」,而是「為我們共同相信的事努力」。
賈伯斯創造蘋果,不只是做手機,而是想改變世界。他說:「人們不只是買產品,他們買的是理念。」
當你的團隊也認同這個理念,就算你不在,他們也會自動自發,因為他們覺得:「我做的是有意義的事。」
領導,不是強制,而是點燃。從第一層到第五層,每一層都代表一種不同的關係與狀態。第一層,部屬是因為你是主管,所以「不得不聽話」。第二層,部屬開始願意聽你,因為他「認同你這個人」。第三層,你帶出好成績,讓人覺得「跟你有未來」。第四層,部屬因為你而變強,覺得「在你身邊我進步很多」。第五層,整個團隊覺得「我們是為了共同信念在努力」。
這段路,其實就是一個領導者從「命令人」到「啟發者」的旅程。你現在帶領團隊,依靠的是什麼樣的領導方式?是靠職位,靠成績,還是你已經成為能激發人心、引領方向的人?領導,不是天生的能力,而是後天不斷修煉的影響力。當你不再只想「讓別人聽你的」,而是願意去「成就別人」,你就真正踏上了成為卓越領導者的路。大家一起共勉之。(作者是商研院院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