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今贏/脫離困境 不當井底蛙
人的智能和知覺,受著環境影響,惟有警覺和自省,才能突破侷限,走向清明與自由。
甲心血來潮,在水溝抓來一隻青蛙,為了防止掠食者偷襲,他在水盆套上鐵籠,又為了每天看到青蛙,把水盆搬到窗台下,只要聽到咯咯叫,就覺得非常快樂。
乙看了覺得很有趣,告訴他青蛙每天光喝水不夠,幫忙抓來一些蚊子蒼蠅,甲覺得這樣太麻煩,直接向小販要了碎肉丟進盆內,果然引來蒼蠅,看著青蛙吞食,甲覺得自己真是個天才。
過了幾天,水盆開始發出惡臭,青蛙整天呆在水裡一動也不動,偶爾張開眼睛,望著窗內的甲,好像在嘆氣。甲見狀連忙請教朋友,朋友要他不用急,先碰碰青蛙,看看是死是活,甲小心翼翼用手指戳了戳,發現青蛙的身體真的有些冰涼。
朋友認為可能跟天氣有關吧。甲也這麼覺得,雖然已經6月,只要一下雨,就會變得很冷,便在水盆底下架起小火盆,想讓盆水變得溫暖些,果然青蛙抽動了幾下,甲非常開心方法奏效,總算可以安心睡覺。
火盆升起後的第二天,甲拉開紗窗,探出頭聞了聞空氣中的木炭味,平常趴在盆邊的青蛙,張開四肢浮在水面上,臉上看似露出笑容。
隨著光影的移動,青蛙身體抖了一下,隨即翻了個身,露出白色的肚皮,一隻綠頭蒼蠅飛來,停在牠的背部搓了搓手。
鳥以群分,獸以類聚,即使同類也未必有同樣的心智和地位;《郁離子.蟾蜍》中,月宮裡的蟾蜍到凡間嬉遊,偶然間遇到了蝦蟆,認為是同類,屬性應該不凡,於是要鼁𪓰(讀音去促,蟾類)當使者去邀請,沒想到癩蝦蟆一聽到在月宮只能吸取清風甘露,根本沒興趣。
月蟾聽了很好奇,再派鼁𪓰查看對方住在那裡,發現蝦蟆每天蹲在廁所裡,吞吃蛆蟲喝糞水,大腹便便瞇著眼睛,露出心滿意足的神態,感嘆說怎麼會有這樣的同類。
環境變化往往隱微不易發現,變成了習慣,就算有人提醒,仍會不在意,如果說第一隻青蛙的遭遇實屬無奈,第二隻蝦蟆只能說是心甘情願。
生命本質需要熱情奮進,《莊子‧秋水》住在坎井中的青蛙,告訴來自東海的巨鱉,自己住在井中多麼舒服快樂(坎井是指水井的井圈已經傾倒殘破,井內被淤泥幾乎填滿,等於是小水窟)。
巨鱉把左腳伸進井圈,正準備一探究竟,右腳已經被卡住,只好把左腳縮回,接著說起東海的壯闊,井蛙聽完瞠目結舌,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我心想,千年前的井蛙,當時是否會跳出坎井,改變牠的蛙生?或是仍然蛙居坎井,了此餘生?(作者是易群企管資深顧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