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升溫 全聯全面搶保健品商機、推知識型導購

疫情升溫,全聯全面搶保健品商機、推知識型導購。全聯/提供
疫情升溫,全聯全面搶保健品商機、推知識型導購。全聯/提供

全球COVID-19疫情尚未停息,疾管署預估,台灣疫情高峰可能出現在6月底至7月初,屆時每週新增病例恐上看20萬例。面對疫情再度升溫,進一步帶動了保健品市場需求,一年商機上看1,500億元。掌握保健品商機,全聯積極拓展相關商品,相關品項從2024年的700多支,至2025年已擴增至近1,000支,整體成長超過三成之多,顯示保健營養食品需求不僅穩定成長,更趨向精準與個人化。

為了協助消費者快速理解產品功能與成分差異,全聯自6月起首度在貨架區導入「知識型導購資訊」,透過成分解說、營養小提醒等延伸知識,幫助消費者在日常採買中,也能輕鬆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搭配6月14日、6月15日、6月16日連續三天,全店功能性保健食品(含錠狀/膠囊/粉狀)單筆每滿888元現折100元(可累折);6月14日、6月15日週末六、日加上年中慶優惠,使用全支付滿額最高享17%回饋,讓消費者補得健康也補回荷包。

根據市研機構凱度2023年第三季調查,台灣每100人就有55人過去一年曾購買保健食品,每年平均花費金額達8,600元,且每人購買保健品功能類別自疫情以來已增加達三種;若以全聯銷售排行來看,前五名分別為「綜合維他命」、「葉黃素」、「行動保健品」、「腸胃道益生菌」及「B群補充品」最受消費者喜愛。全聯也觀察,現代人壓力大睡不好,加上年輕族群健身風潮、中高齡族群對肌力流失的關注提升,帶動「舒眠」與「高蛋白」保健品需求也快速成長,全聯網羅「善存舒眠益生菌膠囊」、「三多好入睡植物性膠囊」和「紅牛聰勁即溶乳清蛋白-濃情巧克力風味」等相關新品,也都默默竄升為人氣品類。

看準保健補充趨勢正朝向更精準、多元的個人化方向發展,全聯精選六大類商品導入「知識型導購」概念,透過商品分區引導、成分與機能說明,協助消費者快速掌握產品功效、適用族群與使用時機,進一步提升消費者在門市的選購體驗,讓「買保健品」不再只是跟風補充,而是買得懂、吃得對、吃得安心。此外,為貼近消費者日常採買動線,生鮮區同步設有提醒,讓消費者在挑選食材的同時也能意識到:當日常飲食無法完整攝取所需營養時,可前往保健品區進一步補充,以活潑有趣的方式讓保健知識融入日常,輕鬆實踐更全面的健康管理。

🏠udn房地產-推薦新聞

▪新青安結束後真有斷頭潮?房仲「本身不是風險」:3類物件何時都不該碰
▪新青安收支比、信用不是關鍵!專家曝「銀行變相刁難」:政策名存實亡
▪難貸款會讓房價跌?網友熱議:屋主不急賣、你議得下來嗎
▪年薪不到150萬就不能辦新青安?專家點銀行「1過失」:核貸門檻很清楚
▪一表看北士科15大建案 專家:未來軟橋段每坪上看150萬元

延伸閱讀

他想改善健康卻差點肝衰竭 元凶是數百萬人服用的這款保健品

大潤發升級「大全聯」會員早鳥升級送100點 限時消費點數2倍送

全聯上架神級水果!婆媽驚呼「超大」:又甜又多汁

全聯新上架1款「網紅冰淇淋」!一票網友哀號:超難搶

相關新聞

貨量急速下降、運力過剩 美西線運價雪崩 衝擊貨櫃三雄

航商低價搶貨,美西線運價雪崩。美中關稅談判逐步向好、關稅休兵可能延長,美方貨主轉趨觀望,美西貨量急速下降,加上運力過剩,...

陶朱隱園為何賣不掉?專家曝3硬傷「也許這兩人有興趣」

陶朱隱園屋齡已7年,但實價登錄迄今沒有成交紀錄,這棟位處全台最精華地段─信義計畫區,以科技+綠建築+高規格打造的超級豪宅...

台塑股東會/董事長郭文筆:投資585億 提高經營績效及轉型

台塑(1301)11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郭文筆表示,去年受到中國大陸房地產低迷、內需不振,且石化同業持續擴建,造成產能過...

鼎泰豐蝦餅改版!睽違11個月的菜單更新 只是改「0.3公分」?

「可以啦,」聽到一向高標準的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這句話,端著炸好的新版香酥蝦餅…

李同榮:這波房市跌勢、跌幅不會太久和太深 曝下波房市主流

為落實賴總統「人工智慧之島」的政策願景,行政院將推動「AI新10大建設」,由國發會與國科會共同研擬,包含六項AI基礎建設...

下波房產主流「AI 科技宅」? 四圖秒懂全台四大矽谷

行政院日前宣布將推動「AI新十大建設」,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房市經過未來一年下修調整後,下一波房產主流將是AI科技宅...

商品推薦

FB留言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