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BA/搶七大戰前震撼彈!杜蘭特轉戰火箭 「2+6」交易籌碼曝光

台灣大愛地球 復育紅樹林

全球首創「台灣大藍碳 紅樹林復育計畫」首波植樹行動正式啟動,由50名台灣大志工與研究團隊種下1,200株欖李樹苗,計畫於三年內完成3,000株紅樹林復育。台灣大/提供
全球首創「台灣大藍碳 紅樹林復育計畫」首波植樹行動正式啟動,由50名台灣大志工與研究團隊種下1,200株欖李樹苗,計畫於三年內完成3,000株紅樹林復育。台灣大/提供

面對氣候變遷挑戰,台灣大哥大(3045)以「Open Possible 能所不能」品牌精神,攜手產官學界啟動全球首創的「台灣大藍碳 紅樹林復育計畫」,選定台南台江國家公園2.7公頃閒置魚塭,轉型為融合生態保育與科學研究的藍碳復育示範基地,首波植樹行動昨(23)日正式啟動。

50名台灣大志工與研究團隊種下1,200株欖李樹苗,預計三年內完成3,000株紅樹林復育,並對照觀察人工復育組與自然演替組,將閒置魚塭轉化為高效「天然碳捕手」,成功經驗未來可望輸出至東南亞等紅樹林資源豐富地區。

「台灣大藍碳 紅樹林復育計畫」計畫去年底宣布之後,由中興大學教授林幸助領軍,結合九家機構、15位專家學者,歷時半年完成「地形重塑與潮汐模擬」、「土壤活化工程」與「分區實驗設計」三大關鍵工程,打造紅樹林最佳生長條件,並導入紅樹林復育、複合式養殖與奈米科技等創新技術,將養殖廢水轉化為紅樹林所需養分,大幅提升碳吸存效率,預估碳移除效能可提高至少四倍,每年每公頃可望吸收高達77公噸二氧化碳。

台灣大指出,此計畫將精確量化紅樹林的碳吸存能力、溫室氣體排放變化、水質淨化效益與生物多樣性指標,建立台灣本土藍碳技術與監測管理模式,未來更將推廣至東南亞、太平洋島國及中南美洲等紅樹林資源豐富地區,為全球氣候行動與聯合國SDG13(氣候行動)及SDG15(陸域生態)永續目標貢獻台灣的智慧與實踐力。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指出,紅樹林碳吸存能力是陸地森林的四至六倍,能在吸收二氧化碳同時,提升沿海生態系的韌性與生物多樣性。透過結合複合式養殖與奈米科技等先進技術,閒置魚塭得以轉型為天然儲碳倉庫與生物多樣性熱點,實現生態保育與科學研究的雙重目標。

林之晨表示,全球對藍碳的研究與投入仍屬初期階段,台灣大攜手產官學界研,探索創新的吸碳方式,將藍碳相關研究成果落實為實際行動,打造藍碳復育的高效且可複製模式,取得更多精準的科學實驗數據,複製經驗到東南亞等紅樹林資源豐富地區,為全球氣候行動與永續目標貢獻台灣的智慧與行動力。

台灣大永續品牌公關副總經理劉麗惠表示,志工行動不只種下一棵樹,是種下對永續的承諾,台灣大永續內化為DNA,形成企業文化並落實到每一寸土地的實際行動,未來不僅限於企業內部動員,更將在地扎根、結合沿海社區培力,每位志工都是自然碳匯的助力推手。

紅樹林 東南亞 台灣大哥大

延伸閱讀

原民部落和平象徵...極危植物「白花蝴蝶蘭」返台東達仁鄉復育

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上線 100元就可買比特幣

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上線 蔡明忠花十秒買進比特幣

桃園生物多樣性復育有成 瀕危物種逐年回歸

相關新聞

貨量急速下降、運力過剩 美西線運價雪崩 衝擊貨櫃三雄

航商低價搶貨,美西線運價雪崩。美中關稅談判逐步向好、關稅休兵可能延長,美方貨主轉趨觀望,美西貨量急速下降,加上運力過剩,...

陶朱隱園為何賣不掉?專家曝3硬傷「也許這兩人有興趣」

陶朱隱園屋齡已7年,但實價登錄迄今沒有成交紀錄,這棟位處全台最精華地段─信義計畫區,以科技+綠建築+高規格打造的超級豪宅...

端午沒獎金拿傷心…「三節」不發違法嗎?律師:不一定!但有不能不發的情況

三節獎金不發會違法嗎? 端午節快到了,華哥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公司今年獲利不佳。能省則省,華哥決定不發放端午節獎金,希望大家共體時艱。 沒想到公告一出,員工差點把公司屋頂給掀了! 華哥趕緊來問律師

開航5年就上榜 星宇航空獲航空界奧斯卡SKYTRAX五星認證

2025 SKYTRAX全球航空公司大獎頒獎典禮昨天在巴黎登場,星宇航空開航5年就獲得五星航空評級外,更獲頒「全球卓越進...

台塑股東會/董事長郭文筆:投資585億 提高經營績效及轉型

台塑(1301)11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郭文筆表示,去年受到中國大陸房地產低迷、內需不振,且石化同業持續擴建,造成產能過...

密度直逼超商!早餐店狂開為何都不會飽和?原來都搶攻「這個」客群

你有吃早餐的習慣嗎?根據財政部統計,2024年全台有超過1萬9000家連鎖早餐店,等於每一千人就擁有一家早餐店,除了市佔率最高的弘爺漢堡、美而美、美芝城等老品牌,近年麥味登、Q Burger、拉亞漢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