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軍轟炸伊朗3處核設施…大陸外交部最新表態!強烈譴責加劇中東局勢

高雄國道7號拚2030年通車 仁武系統恐成全台最複雜交流道

中鼎踩雷…第1季每股虧1.52元 公司啟動穩健財務方案

中鼎首季先行提列預期信用減損約31億元,稅後虧損12.17億元,每股淨虧1.52元。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鼎首季先行提列預期信用減損約31億元,稅後虧損12.17億元,每股淨虧1.52元。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鼎(9933)美國子公司承攬BKRF煉油廠改造工程,因BKRF母公司GCEH聲請重整,以致196億元的工程款未能回收,中鼎董事長楊宗興昨(13)日表示,今年首季已先行提列預期信用減損約31億元,總計該案對營運淨影響數約26億元,造成首季稅後虧損12.17億元,每股淨虧1.52元。

這筆高達196億元的呆帳若全數認列,恐面臨下市危機,中鼎昨天召開重訊說明。楊宗興說,首季已提列預期信用減損約31億元,扣除所得稅利益約5億元挹注後,美國BKRF專案工程案對首季營運淨影響數約26億元,造成首季虧損12.17億元。

他說,首季應收帳款預期可回收金額以折現率回推,評估應收款項現值為新台幣167億元(約5.04億美元)。

中鼎執行長李定壯說,2021年5月與業主BKRF簽訂EPC工程合約,針對電油廠新增部分設備、管線整改、控制系統更新等工作,履約一段時間後,雙方對合約工程範圍及條款的主張有不同看法,爭議擴大。

李定壯表示,自從BKRF因爭議暫時停止付款後,雙方展開協商,公司成立專案小組,並委任律師協助處理。經過分析合約及法令規定,如果中鼎美國停工,將構成重大違約,可能導致業主提出高額求償並牽連母公司,風險過高,律師建議繼續工作並爭取提高合約金額。

由於雙方爭議無共識,BKRF在2024年10月終止EPC合約,中鼎提起仲裁,為爭取回收金額最大化,決議讓BKRF母公司GCEH繼續營運,再選擇適當時機處分工廠償還債權。

楊宗興表示,將定期追蹤中鼎美國營運,必要時調整信用減損損失。至於是否逐季提列費用,他說會定期和會計師檢討GCEH營運。

楊宗興指出,中鼎並啟動穩健財務體質方案,目前有三大方向,第一規劃今年盈餘轉增資,第二辦理私募現金增資,兩案均待28日股東會通過後就能執行;第三將盤點手中已營運、有金流之專案工程、以活化資產等方式,強化財務結構。

中鼎計畫將已營運、具現金流的專案工程轉予子公司崑鼎,藉此挹注營運資金。主要利用崑鼎在環保、廢棄物處理及後續營運維護(O&M)的專業,承接此類能穩定產生現金流的資產或工程。

法人分析,若中鼎將適合的案件,尤其與崑鼎專業相關的環保工程或後段營運服務轉由崑鼎執行,對崑鼎營收是一大挹注。崑鼎在截稿前尚未回應。

楊宗興表示,據對方先前提供的財務模型,旗下BKRF煉油廠預計2026年獲利,全案預期2027年能獲利,未來包括中鼎的主要債權人將在合適時間處分工廠、用以償還債權。

美國 中鼎

延伸閱讀

河道人行道好窄公部門不能拓寛? 中市府透露這原因…

新北汐止伯爵街道路塌陷封閉 修復工程需半年

桃園公共工程流廢標頻傳 市民活動中心最慘流標7次

台南公園國小通學步道工程爛尾又危險 家長憂成陷阱

相關新聞

貨量急速下降、運力過剩 美西線運價雪崩 衝擊貨櫃三雄

航商低價搶貨,美西線運價雪崩。美中關稅談判逐步向好、關稅休兵可能延長,美方貨主轉趨觀望,美西貨量急速下降,加上運力過剩,...

陶朱隱園為何賣不掉?專家曝3硬傷「也許這兩人有興趣」

陶朱隱園屋齡已7年,但實價登錄迄今沒有成交紀錄,這棟位處全台最精華地段─信義計畫區,以科技+綠建築+高規格打造的超級豪宅...

端午沒獎金拿傷心…「三節」不發違法嗎?律師:不一定!但有不能不發的情況

三節獎金不發會違法嗎? 端午節快到了,華哥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公司今年獲利不佳。能省則省,華哥決定不發放端午節獎金,希望大家共體時艱。 沒想到公告一出,員工差點把公司屋頂給掀了! 華哥趕緊來問律師

台灣正式邁入無核時代!立委警告:全民恐多繳上千億電費 網轟「用肺發電」

17日台灣核三廠除役,正式宣告「無核家園」上路,國民黨立委許宇甄痛批,這將導致用電成本飆升、供電不穩,全民將因此多繳上千億元電費。消息曝光,引爆網路熱議。 立委批能源政策「高碳、高價、不穩定」

開航5年就上榜 星宇航空獲航空界奧斯卡SKYTRAX五星認證

2025 SKYTRAX全球航空公司大獎頒獎典禮昨天在巴黎登場,星宇航空開航5年就獲得五星航空評級外,更獲頒「全球卓越進...

台塑股東會/董事長郭文筆:投資585億 提高經營績效及轉型

台塑(1301)11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郭文筆表示,去年受到中國大陸房地產低迷、內需不振,且石化同業持續擴建,造成產能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