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老獎勵5月落日 北台灣推案縮水仍破千億

危老條例規畫的時程容積獎勵將於5月結束。據住展雜誌統計,去年北台灣危老推案量為1082.7億元,年減17.2%、少225.5億元,但仍為歷年次高水準。圖/住展雜誌提供
危老條例規畫的時程容積獎勵將於5月結束。據住展雜誌統計,去年北台灣危老推案量為1082.7億元,年減17.2%、少225.5億元,但仍為歷年次高水準。圖/住展雜誌提供

危老條例規畫的時程容積獎勵將於5月結束。住展雜誌統計,去年北台灣危老推案量為1082.7億元,年減17.2%、少225.5億元,但仍為歷年次高水準。業者表示,台北市與新北市案量皆減少,主因是推案數下降,台北市減少逾10案、新北市從32案減至15案;新北及新竹則因重劃區素地多,危老案推動有限,未來仍具改建誘因。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台北市不少危老新案還在籌備階段,建商的規劃、請照都需要時間,近年傳出趕落日前增加的送件量,與建商正式推案量之間亦有落差,不會即時反映。此外,台北市素地稀少,改建仍是主流,今年如「西華璞園」、「科達大巨蛋案」等單案規模破百億元,大同、中山、中正、士林區也有具潛力的危老案。

陳炳辰說,反觀新北市與其他縣市因重劃區素地充裕,建商較不專注危老案,即使板橋、永和因門牌價值較高,去年推案數也腰斬。五股、土城、淡水等地則幾無新案,建商興趣低。新竹市東區、北區因素地少,仍有危老案推出,但總銷僅97.8億元,年減58.3億元。除了昌傑、金鈜個案外,整體表現不如前年。竹北市因素地多、可開發大型案,取代市區小規模改建成主流。

陳炳辰表示,儘管危老獎勵即將落日,但200坪以上基地仍享容積獎勵,且危老具有快速通關、提升建築安全等優勢,對建商與地主戶仍具吸引力,未來仍可正面看待。

2023、2024年北台灣各縣市危老住宅案推案比較。圖/住展雜誌提供
2023、2024年北台灣各縣市危老住宅案推案比較。圖/住展雜誌提供
近年北台灣危老住宅案推案量統計。圖/住展雜誌提供
近年北台灣危老住宅案推案量統計。圖/住展雜誌提供

🏠udn房地產-推薦新聞

▪新青安結束後真有斷頭潮?房仲「本身不是風險」:3類物件何時都不該碰
▪新青安收支比、信用不是關鍵!專家曝「銀行變相刁難」:政策名存實亡
▪難貸款會讓房價跌?網友熱議:屋主不急賣、你議得下來嗎
▪年薪不到150萬就不能辦新青安?專家點銀行「1過失」:核貸門檻很清楚
▪一表看北士科15大建案 專家:未來軟橋段每坪上看150萬元

重劃區 建商

延伸閱讀

攸關板橋殯儀館去留!新北市議會成立專案小組

鋒面來襲!全台溫度「南北兩樣情」 這兩天天氣最不穩定

一波鋒面雨帶進逼北台灣 粉專:台北、桃園即將下雨

預售屋賣太慘 銀行審案拉高金流標準嚴防爛尾樓

相關新聞

貨量急速下降、運力過剩 美西線運價雪崩 衝擊貨櫃三雄

航商低價搶貨,美西線運價雪崩。美中關稅談判逐步向好、關稅休兵可能延長,美方貨主轉趨觀望,美西貨量急速下降,加上運力過剩,...

陶朱隱園為何賣不掉?專家曝3硬傷「也許這兩人有興趣」

陶朱隱園屋齡已7年,但實價登錄迄今沒有成交紀錄,這棟位處全台最精華地段─信義計畫區,以科技+綠建築+高規格打造的超級豪宅...

端午沒獎金拿傷心…「三節」不發違法嗎?律師:不一定!但有不能不發的情況

三節獎金不發會違法嗎? 端午節快到了,華哥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公司今年獲利不佳。能省則省,華哥決定不發放端午節獎金,希望大家共體時艱。 沒想到公告一出,員工差點把公司屋頂給掀了! 華哥趕緊來問律師

台灣正式邁入無核時代!立委警告:全民恐多繳上千億電費 網轟「用肺發電」

17日台灣核三廠除役,正式宣告「無核家園」上路,國民黨立委許宇甄痛批,這將導致用電成本飆升、供電不穩,全民將因此多繳上千億元電費。消息曝光,引爆網路熱議。 立委批能源政策「高碳、高價、不穩定」

台積電(2330)「晶圓主權」赴美投資太早出?川普關稅貿易戰…台灣還有什麼牌

美國對大多數中國進口品徵收的綜合關稅稅率,將從145%大幅下調至30%;中國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也同步從125%降至10%。根據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說法,這項協議建立在雙方針對芬太尼供應、經貿脫鉤議

國定假日多5天真的不行?黃崇仁一句話打臉全場:多放3、4天死不了人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修法,未來每年國定假日將增加5天,引發產業界熱議。不過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今(12)日受訪時直言:「產業已經放很多假了,多放3、4天死不了人!」 這番話立刻在PTT引爆討論,不少

商品推薦

FB留言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