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傳普發一萬元沒了 民進黨團否認:政院尚未決定發不發

獨/員工投訴職場霸凌怨遭秋後算帳…公文曝 新北社會局回應了

咀嚼不只是吃飯!醫師揭8大健康好處 「多咬幾口」助腦力、消化與抗癌

迎戰美對等關稅衝擊 台韓紡織業者加強交流合作

美國對等關稅重擊全球紡織供應鏈,台灣與韓國紡織業者加強交流合作,由紡拓會舉辦的「2025年台韓紡織會議」上週落幕,雙方擬建構合作平台,紡拓會將組團參加8月20日在首爾舉辦的韓國國際紡織展(Preview inSeoul),另將籌組參觀團協助業者對接韓國當地品牌商。

紡拓會表示,為促進台灣及韓國紡織業交流合作,由台灣紡拓會及韓國纖維產業聯合會(KOFOTI)每年1次輪流舉辦台韓紡織會議,今年輪到台灣主辦,上週在南投日月潭圓滿閉幕。

紡拓會董事長暨力麗集團董事長郭紹儀致詞時表示,除了對等關稅造成當前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全球紡織供應鏈也正處於淨零減碳、永續轉型的階段,紡織產業承受前所未見的挑戰。

郭紹儀說,台灣與韓國的紡織業具高度相似性,共同面臨缺工問題及海外布局需求,兩國致力於推動永續循環與高附加價值的紡織品研發。透過台韓紡織會議召開,為兩國紡織業者提供經驗分享與資訊交流的寶貴機會,可以坦誠討論雙方關切議題,深化合作關係。

根據紡拓會新聞稿指出,今年台韓紡織會議,兩國與會人員極具代表性,台灣團由郭紹儀領軍,率人纖製造、紡紗、絲織、織布、不織布、棉布印染、製衣、織襪等公會,以及遠東新、力麗、旭榮、興采、豐泰、隆昌、興永和、恆綱、良正、日禕、宏洲等企業代表,共43名代表出席參加。

韓國代表團則由KOFOTI會長崔炳五率領大韓紡織協會、韓國纖維輸出入協會、韓國化學纖維協會、韓國染整技術研究院、韓國衣類試驗研究院、韓國纖維開發研究院、韓國纖維素材研究院、韓國時尚協會、韓國時尚設計師聯合會、釜山纖維時尚產業聯合會,以及韓國曉星TNC公司、永元貿易公司、Dawnfield集團、aweXome Ray公司、熒址服裝集團、Welcron公司等,共計41名代表與會。

大會專題討論方面,台灣企業分享生產設備數位化與智慧化升級的經驗,以更優化的生產鏈和高品質產品,結合快速反應模式,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創新且永續的紡織與時尚產品;另外從OEM到ODM,台灣企業積極與國際品牌合作進行聯名行銷,不斷提升全球市場影響力。

韓國企業則分享產品開發的差異化創新研究,特別是在產業用纖維領域的突破。憑藉跨供應鏈協作的基礎,致力於開發具永續性及創新附加價值的產品,並將市場應用擴大至汽車、航太及醫療生技等未來成長領域,推動先進材料與零組件發展,全面增強產業競爭力。

延伸閱讀

因應對等關稅 銀行公會:企業貸款本金可展延半年

美關稅衝擊 恒生銀行顧問:香港今年經濟增長難保2%

川普關稅極端情境曝光 台灣GDP成長率恐剩0.16%...中經院罕見提3劇本

「歐巴桑才用亮粉」學生妹嫌棄日系彩妝 輕熟女嘆:被韓超越了?

相關新聞

錢去哪了?全民普發1萬元再掀論戰…《聯合》粉絲團炸鍋:追問超徵流向、舉債合理嗎

「普發1萬元」議題再度引爆網路熱議,《聯合新聞網》粉絲團湧入大量留言,民眾聚焦超徵稅收去向、政府舉債發現金是否合理,留言區正反聲音持續交鋒,顯現社會分歧與民意沸騰。 原始新聞針對普發現金1萬元是

普發1萬為何需要舉債?引政府3800億帳目爭議…觀點正反激辯!

近期「全民不普發一萬元」議題持續延燒,PTT股板上再次爆發激烈論戰。有網友以會計角度質疑政府超徵稅收與特別預算帳目運用,認為財政邏輯不通,政府「說好的錢到底去哪裡?」引來正反兩派激烈交鋒。 編輯

普發1萬得舉債?卓榮泰坦言「內心交戰」政府預算細節曝光…網全炸鍋

藍白聯手在立法院通過「普發1萬」特別條例,全民現金大紅包話題沸騰,但行政院長卓榮泰17日記者會親上火線,直言政府沒多餘的錢可普發1萬,若要硬上,行政院勢必得舉債。他坦承「發不發,我內心交戰!」強調願意

員工被要求擺拍?台電官方開嗆電力產業工會:不容被誣衊

台灣電力產業工會16日發布聲明,拼命搶修復電但拒為公司擺拍、拒當撥補台電千億大內宣的素材,台電也反擊了,強調台電同仁颱風...

新光三越董座爭奪戰落幕 吳東昇續任、吳昕陽任副董兼總經理

新光三越董事長爭奪戰落幕,董事長吳東昇續任,而現任總經理吳昕陽則被選為副董事長兼董事長,意味著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布局成功...

南京紅姐1700男約事件震撼!小王小大:台中「一樓一鳳」同樣反映情感現象

南京近期爆紅的「紅姐」事件引發台灣社群熱議,38歲的紅姐雖外型不符主流審美,卻號稱曾與近1700位男性有過約會與互動,讓不少台灣網友驚呼:「第一次覺得人生很失敗,居然輸給紅姐!」小王小大節目開頭坦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