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內國際藝術祭18日開展 「台灣自己館」今天開幕

三年舉行一次的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即將在18日開展,台灣藝術家團隊首次搶灘瀨戶內海,搭建「台灣自己館」今天下午6點將舉行開幕式。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是以瀨戶內海島嶼群為舞台所舉辦之當代藝術國際藝術節。每三年舉辦一次,2010年首次舉辦,是日本面向世界的國際藝術盛會,重要性和影響力不亞於剛開幕的大阪世界博覽會。
策畫這次活動的台日共丸聯盟共同發起人蔣耀賢表示,經過一年的準備,以「國家沒館,台灣自己館」為訴求,已經在4月12日於大阪世博開幕前,於世博會展場成功發表「月亮上的台灣(Taiwan on the Moon)」藝術計畫,將台灣國家形象成功帶進大阪世博會。今天即將在瀨戶內海宇野港進行第一座「台灣自己館」建成開館儀式,與Uno Hotel 驛東創庫合作,啟動「台灣自己館」蓋館計畫。
台日共丸聯盟表示,目前已有上百個台灣民間社團響應,以開放性合作的方式,透過大阪世博為舞台與世界交流。其中最受矚目的,是由台灣文學國家園區協進會理事長鄭邦鎮領銜發起的「台灣自己館」,號召2300根樑柱,每支樑柱1萬元,象徴台灣2300萬人民意志與骨氣,啟動「好男好女,一人一柱,讓台灣站起來」的自力蓋館計畫,持續獲得各界迴響。
「台灣自己館」首發團自5日抵達東京,經由關西抵達瀨戶內海,延途受到關東及關西地區台僑的支援與響應,並於12日大阪世博開幕前,讓「台灣」順利進入世博會場,並在政府耗資20億元的Tech World館前,發表「月亮上的台灣」創作,藉由藝術行動讓台灣亮起來。
除了2025大阪世博,三年一度的瀨戶內藝術季也即將開幕,值此世紀盛會,台日共丸聯盟於瀨戶內海搭建第一座「台灣自己館」,預定今日下午六點,在夕陽霞光降臨,月光浮現之時,將「月亮上的台灣」定置於宇野港,並以阿里山鄒族的古謠與月光曲舉行開館祈福儀式。
參與開館活動的台灣藝術家包括五月份「台灣聲影、台灣身影」策展人蘇維倫、啟動澎湖二崁聚落全村參與「台灣自己館」的洪雪玲、阿里山鄒旅藝術家不舞,以及藝術家陳雅禎、攝影家林聲等,與日本的台僑及友人,共同見證「台灣自己館」建成儀式。
「台日共丸聯盟」表示,從日本出發,未來台灣自己館將會在世界遍地開花,集結台灣藝術人文和各界的力量,讓世界更認識台灣的精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