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立光遭搜索源自「冤家變親家」 先進光和解傳內線交易

厄瓜多規模6.3強震!商家招牌被震垮 建築二樓整堵牆掉街上

高房價、供給少!北市老宅交易量10年占比大增逾20個百分點達54.7%

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從2015年至2024年10年間,台北市不同屋齡帶的交易占比中,台北市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交易量在10年間從3,278件增加至6,294件、增幅高達92%,交易占比亦從31.9%擴大至54.7%,成為當前台北市房市交易的主流類型。永慶房產集團提供
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從2015年至2024年10年間,台北市不同屋齡帶的交易占比中,台北市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交易量在10年間從3,278件增加至6,294件、增幅高達92%,交易占比亦從31.9%擴大至54.7%,成為當前台北市房市交易的主流類型。永慶房產集團提供

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從2015年至2024年10年間,台北市不同屋齡帶的交易占比中,台北市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交易量在10年間從3,278件增加至6,294件、增幅高達92%,交易占比亦從31.9%擴大至54.7%,大增22.8個百分點,成為當前台北市房市交易的主流類型。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5年台北市的住宅交易主力為屋齡10年內的住宅,交易占比高達41%,是當時的住宅交易主力;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雖然台北市開發相當早,但在2005年至2015年期間,台北市仍有相當程度的素地進行開發,新屋供給量大,例如南港重陽重劃區位於開發初期,內湖區、信義區亦有許多土地供給,建商推案積極。因此2015年時,屋齡10年以下的住宅交易量較高。

但隨著台北市逐漸開發完全,素地日趨稀缺,再加上住宅持續老化、以及新建案房價不斷攀高的情況下,到了2025年,台北市住宅交易主力的屋齡帶已是屋齡30年以上,占比甚至超越半數。反之,屋齡10年以下的住宅交易占比於2025年時,已從41%降至17.5%。

陳金萍進一步分析,近年來全台房價上漲明顯,作為房價最高的台北市,許多建案單價更是不斷攀上新高。為了讓民眾負擔得起,許多建商紛紛推出小坪數而高單價的住宅,也促使許多民眾轉而鎖定價格和坪數更加實惠的老宅。

陳金萍表示,在永慶房產集團2025第2季房產趨勢前瞻報告中,當民眾被問到是否會考慮購置屋齡30年以上的無電梯集合住宅,雙北市有意願購置的民眾占比均在三成以上,是六都、新竹縣市中占比最高者。顯示在雙北市因高房價、新屋物件稀有的影響下,部分民眾仍會考慮購置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住宅。

當進一步詢問民眾最在意老屋的何項住宅問題時,超過6成消費者最在意老屋建物結構安全和耐震能力,關於水電管線老化和漏水問題,也有超過4成民眾相當關心。陳金萍指出,網路民調的結果顯示,由於台灣位處地震帶,民眾對於住宅的結構和耐震能力相當重視。

為了解決住宅老化所產生的安全問題,內政部於2月初公布將推動「老屋延壽計畫(草案)」,希望在都更、危老之外,提供另一項可行的住宅改善方案。預計將透過補助與改善措施,延長建物使用年限、提升居住安全與生活品質。內政部表示,預計最快將於5月初提出初步規劃版本。此草案若順利上路,對於居住老宅和有意購置老宅的屋主,有望獲得更多保障。

房價 老屋

延伸閱讀

專挑深夜進小吃店偷錢8家受害 北市警逮人送辦

影/不滿被解僱大鬧健身房 北市警壓制逮捕…她卻聲請提審

林濁水預測大罷免北市藍委全 蔣萬安拿最新民調反駁

宣傳鮮奶週報挨批 北市動物園:不樂見對立已刪文

相關新聞

開箱大阪世博TECH WORLD館!從台灣杉到晶片心臟 領略「六感」

2025年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是今年大阪觀光的一大盛事,自4月13日開園以來,參觀人次已突破80萬。其中,歷經三年籌備的TECH WORLD館,與大阪・關西世博大會一同於4月13日開幕,並於4月22

系微高層異動 董事長王志高兼任總經理

系微(6231)21日公告,公司總經理異動,原總經理莊鈴文職務調整,由董事長王志高兼任新任總經理職位,即日起生效。

表態支持租屋市場實價登錄 財部:仍須與內政部討論

針對當前租賃市場資訊不透明,導致租金混亂、房客權益難以保障等問題,財政部次長李慶華24日在財政委員會公聽會上明確表態,財...

1顆維他命賣多少?和美價差3倍 台人出國狂帶貨…降保健品關稅勢在必行

因應台美貿易談判,政府研議調降保健品現行30%的進口關稅,民眾有望買到更便宜的維他命。但面對未來市場競爭加劇、代工產線外移,如何幫助國內業者度過難關,成為政府的新挑戰。

中古屋翻修每坪10~15萬!政府「老宅延壽」最高補助50% 資格項目一次看

當新成屋與預售屋價格節節攀升,越來越多民眾轉向中古屋市場。

加拿大公司怎變亞洲電子書霸主?Kobo小步快攻結盟法打進190國

一間加拿大公司,為什麼能成為亞洲經營最多市場的電子書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