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腦部動脈腫瘤變大!許藍方自曝近況 簽下遺囑送醫「緊急動刀」

蔡正元曝日本前高官警告「賴清德出手整肅」 本人發聲抗議了

全家一年飯糰賣破20億元!再推「極選系列」搶市

全家深耕打造便利商店特色米食,積極發展「金飯糰」成為鮮食重點戰略品牌,並以「金制米種」、「金制工法」、「金制食材」打造美味金三角。全家/提供
全家深耕打造便利商店特色米食,積極發展「金飯糰」成為鮮食重點戰略品牌,並以「金制米種」、「金制工法」、「金制食材」打造美味金三角。全家/提供

全家(5903)金飯糰業績衝破20億!全家深耕打造便利商店特色米食,積極發展「金飯糰」成為鮮食重點戰略品牌,並以「金制米種」、「金制工法」、「金制食材」打造美味金三角。全家即日起並推出全新「極選系列」三角飯糰,重磅推出「贅沢鮭魚肚飯糰」、「秘傳麻辣鯖魚飯糰」及「柚庵燒赤魚飯糰」3款新品,以蓬鬆柔軟的米飯、經典豐富的內餡、精準還原的日式技術,帶來金飯糰的蓬鬆新食感體驗。

全家「極選系列」三角飯糰以打造粒感分明的蓬鬆口感為目標,從美味金三角全面升級,首度導入日本特A級米種「一見鍾情米」,並引進日本全家同款仿職人飯糰成型機台,展現日本職人手握工法,打造米飯間保有空氣的蓬鬆飯糰口感;內餡則使用日本全家同款高品質海鮮餡料,還原道地美味,成品再透過味覺分析儀科技技術把關美味,確保每一口金飯糰都能滿足消費者的味蕾。

全家商品本部副本部長暨鮮食OMO整合部黃正田部長表示,台灣餐食選擇多元,其中米食商品發展多元,根據外部數據顯示,便利商店三角飯糰因購買便利性、口味多元性等特色,已成為台灣米食的指標商品,更是國內農民稻米銷售的重要合作夥伴。

全家長期發展自有飯糰品牌「金飯糰」,依消費者不同食用情境需求,研發三角飯糰、大飯糰、烤飯糰及大口飯糰4大產品系列,並持續以飯糰美味金三角「金制米種」、「金制工法」、「金制食材」精進改革,鮮食架上常態銷售品項多達30款,推升金飯糰業績年年穩定成長、銷售逾20億佳績。

全家金飯糰「極選系列」承襲日本全家DNA,米種採用日本長年獲得「特A」評級、台灣契作的「一見鍾情米」為飯體主角,特色為粒粒分明、黏性適中與自然米香;三角飯糰的成型機台技術更是升級重點,為訴求食用時粒感分明的「蓬鬆感」,採用與日本全家相同、專為便利商店打造的飯糰成型機,運用特殊壓模技術可展現日本專門店手工飯糰製法,讓米飯間保有空氣,確保飯體鬆軟不壓實、粒感分明,成形後外層紮實、內層蓬軟,成品更透過斷層掃描實證米飯空隙有感提升,並輔以夾心內餡成型技術,第一口就能品嚐到餡料,打造更多層次的絕佳口感,帶動飯糰產能可提升一成。

全家金飯糰「極選系列」首波採用日本全家水產物料,以多款高品質魚種與日本傳統調味技術,細膩呈現層次風味;「贅沢鮭魚肚飯糰」使用銀鮭肚以鹽烤與特殊技術處理,肉質軟嫩且富有油脂,帶來油潤鮮嫩的口感;「秘傳麻辣鯖魚飯糰」則將日料人氣食材「鯖魚」以中式辣醬配方調味,鹹香中帶微辣餘韻;「柚庵燒赤魚飯糰」靈感來自日式懷石料理「柚庵燒」,將赤魚融合日式醬油與柑橘醃漬,帶出清新燒烤風味。為確保完美品質,更首度搭配獨家味覺分析儀,針對每項成品的酸、苦、澀、鹹、鮮、甜六大味覺進行深度數據分析,確保米飯與內餡味道搭配完美。

便利商店 全家 日本

延伸閱讀

林佳龍:對美談判有進展 正答覆美方關切事項

印度、日本股市 有戲

日本軍艦和習近平同步 同時到訪柬埔寨

阿滴日本住院「全身裹繃帶」 親揭最新病況

相關新聞

開箱大阪世博TECH WORLD館!從台灣杉到晶片心臟 領略「六感」

2025年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是今年大阪觀光的一大盛事,自4月13日開園以來,參觀人次已突破80萬。其中,歷經三年籌備的TECH WORLD館,與大阪・關西世博大會一同於4月13日開幕,並於4月22

系微高層異動 董事長王志高兼任總經理

系微(6231)21日公告,公司總經理異動,原總經理莊鈴文職務調整,由董事長王志高兼任新任總經理職位,即日起生效。

表態支持租屋市場實價登錄 財部:仍須與內政部討論

針對當前租賃市場資訊不透明,導致租金混亂、房客權益難以保障等問題,財政部次長李慶華24日在財政委員會公聽會上明確表態,財...

1顆維他命賣多少?和美價差3倍 台人出國狂帶貨…降保健品關稅勢在必行

因應台美貿易談判,政府研議調降保健品現行30%的進口關稅,民眾有望買到更便宜的維他命。但面對未來市場競爭加劇、代工產線外移,如何幫助國內業者度過難關,成為政府的新挑戰。

中古屋翻修每坪10~15萬!政府「老宅延壽」最高補助50% 資格項目一次看

當新成屋與預售屋價格節節攀升,越來越多民眾轉向中古屋市場。

加拿大公司怎變亞洲電子書霸主?Kobo小步快攻結盟法打進190國

一間加拿大公司,為什麼能成為亞洲經營最多市場的電子書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