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追曖昧對象…他做1事IG被官方永久停權超想哭 網曝救回方法

監委王榮璋被爆年領250萬元「0業績」 田秋堇再傳公務車爭議

王大陸閃兵案起訴28人 新北檢曝逃避兵役手法「憋氣騙診斷證明」

台積電造成的?高雄「獨活族」創新高 集中北高雄

高雄單獨生活戶人口達46.78萬人,創近十年來新高。示意圖/台灣房屋提供
高雄單獨生活戶人口達46.78萬人,創近十年來新高。示意圖/台灣房屋提供

高雄獨活人口創新高!根據高雄市民政局最新統計,2024年全市「單獨生活戶」,也就是一人戶人口來到46.7萬人,占總人口近2成,創下十年來新高點,相比前一年增加約2.7萬人,年增幅達6%。

獨活人口暴增最明顯的行政區,前六名集中在北高雄,包括仁武、岡山、左營、鼓山、楠梓、橋頭等區、其中,楠梓及橋頭區2024年獨活人口年增幅均突破1成,橋頭區增幅達11%,為全市獨活族增加最多的區域。

台灣房屋左營R15加盟店店東黃識頻表示,橋頭、楠梓區為台積電(2330)效應主要受惠區,近年就業人口增多、投資置產旺盛,加上新案供給多,房價相比市區親民,提高民眾買房自立門戶的可能性,因此一人戶增加比例也較為明顯。

另外,近年高雄主要商業發展重心集中在北高雄,左營、鼓山區更是蛋黃核心,區段不動產價值高,也因房價水位高,購屋族普遍經濟自主能力高,也更有能力享受獨立生活或額外置產投資。

統計顯示,前金區較為獨特,近幾年前金區單獨生活戶已經超越了家庭共同生活戶,2024年兩者就相差了近千戶,是市區中唯一獨活族比家庭客群還要多的區域。

黃識頻指出,前金區屬商業區,位處舊市區地段機能優渥成熟,區內多高屋齡大樓華廈與商業大樓,近年受亞灣區紅利帶動,磁吸建商進駐推案供給熱絡,且均以小宅產品為主力,市場小宅供給量就有逾千戶,相對吸引獨活族與投資族群目光,進而提高一人宅比例。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高雄獨活人口攀升有三大主因:

一、隨著晚婚、不婚、失婚族增加,加上高雄人口老化嚴重,單身、獨居老人增加,高雄去年平均每戶設籍人口已呈現逐季下滑,每戶人口僅不到3人,為中南部地區最少的縣市,家庭人口結構明顯走向迷你化。

二、近年科技產業進駐高雄,磁吸單身科技新貴及投資買盤進場,同時,隨著高雄就業力攀升,年輕人因經濟力提高或價值觀因素而選擇獨居,加上因應市場變化,高雄近年小宅供給需求增,皆是帶動一人宅比例攀升的因素。

第三,隨囤房稅2.0上路,多屋族為省稅,將配偶或成年子女,分別設籍於名下住宅以適用自住優惠,相對也推升一人宅比例增加。

高雄獨活人口激增區。資料來源/台灣房屋
高雄獨活人口激增區。資料來源/台灣房屋

獨居老人

延伸閱讀

拖板車路過高雄岡山省道陷入天坑 工務局說話了

獨/光電工地電纜遭竊控高雄警吃案 業者是槍擊案槍手

台積電跌停…12年來首見 千億元賣單等出場

空頭注意了 台積電8日平盤下不能放空

相關新聞

貨量急速下降、運力過剩 美西線運價雪崩 衝擊貨櫃三雄

航商低價搶貨,美西線運價雪崩。美中關稅談判逐步向好、關稅休兵可能延長,美方貨主轉趨觀望,美西貨量急速下降,加上運力過剩,...

陶朱隱園為何賣不掉?專家曝3硬傷「也許這兩人有興趣」

陶朱隱園屋齡已7年,但實價登錄迄今沒有成交紀錄,這棟位處全台最精華地段─信義計畫區,以科技+綠建築+高規格打造的超級豪宅...

端午沒獎金拿傷心…「三節」不發違法嗎?律師:不一定!但有不能不發的情況

三節獎金不發會違法嗎? 端午節快到了,華哥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公司今年獲利不佳。能省則省,華哥決定不發放端午節獎金,希望大家共體時艱。 沒想到公告一出,員工差點把公司屋頂給掀了! 華哥趕緊來問律師

台灣正式邁入無核時代!立委警告:全民恐多繳上千億電費 網轟「用肺發電」

17日台灣核三廠除役,正式宣告「無核家園」上路,國民黨立委許宇甄痛批,這將導致用電成本飆升、供電不穩,全民將因此多繳上千億元電費。消息曝光,引爆網路熱議。 立委批能源政策「高碳、高價、不穩定」

台積電(2330)「晶圓主權」赴美投資太早出?川普關稅貿易戰…台灣還有什麼牌

美國對大多數中國進口品徵收的綜合關稅稅率,將從145%大幅下調至30%;中國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也同步從125%降至10%。根據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說法,這項協議建立在雙方針對芬太尼供應、經貿脫鉤議

國定假日多5天真的不行?黃崇仁一句話打臉全場:多放3、4天死不了人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修法,未來每年國定假日將增加5天,引發產業界熱議。不過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今(12)日受訪時直言:「產業已經放很多假了,多放3、4天死不了人!」 這番話立刻在PTT引爆討論,不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