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AI新創座談 回響熱

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前排右四)、總經理陳麗卿(前排右三)、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陳慧敏(前排左四)、台灣數位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等參與「醫療AI新創媒合座談會」。櫃買中心/提供
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前排右四)、總經理陳麗卿(前排右三)、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陳慧敏(前排左四)、台灣數位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等參與「醫療AI新創媒合座談會」。櫃買中心/提供

為促進台灣醫療AI產業發展,櫃買中心昨(1)日與台灣數位治理協會共同舉辦「醫療AI新創媒合座談會」,邀請政府機關、專家學者及醫療AI新創企業,探討醫療AI產業發展趨勢及投資機會,同時介紹創櫃板Plus如何助力醫療AI企業成長。

「醫療AI新創媒合座談會」議題新穎,緊扣最新發展趨勢,吸引近百位投資者及相關業者參與,獲得出席企業熱烈回響。

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表示,櫃買中心自成立以來扶植超過2,500家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對於生技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目前櫃買市場上櫃興櫃生技類股達186家,涵蓋製藥、醫療器材、食品生技、再生醫療等多個子領域,形成完整的生技產業聚落。

簡立忠進一步強調,上櫃市場的生技類股市值已占總市值近10%,僅次於半導體市值,為櫃買主板市場第二大類股。隨AI技術發展正快速改變各行各業的營運模式,特別是提升醫療品質、降低成本、強化健康照護方面,亦帶來無限可能。台灣擁有卓越的醫療資源與人工智慧(AI)研發能力,因此,櫃買中心積極推動創櫃板plus新制,提供更多友善措施,讓創櫃板成為新創公司進入資本市場的最佳跳板。

台灣數位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表示,台灣擁有優秀的醫療體系與科技實力,為推動醫療AI創新奠定良好的基礎,醫療AI的發展也面臨制定醫療用標準、人機協作、數據安全與隱私及AI決策透明度。透過產官學界緊密合作,能共同打造更完善的數位治理架構,確保創新技術能安全、有效地應用在臨床與公共衛生領域。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陳慧敏強調,數位發展部近年積極推動人工智慧應用,而醫療AI是重要的發展領域,近期更啟動加強投資AI新創100億元投資專案,由政府透過與私部門的搭配投資人合作,希望製造更多未來的AI獨角獸。

座談會上,多家醫療AI新創企業分享AI科技於醫療領域應用現況及企業發展策略,涵蓋智慧醫療影像資料安全及隱私保護、脊椎穩定系統、AI驅動的藥物開發與個人化醫療、專業運動科學及AI智能教練解決方案等多元應用領域,與會者普遍認為,醫療AI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生技產業 櫃買中心 AI

延伸閱讀

立誠將上櫃 今年營運看升

產官學攜手「創櫃交流會」 推動創新企業申請創櫃

鴻翊違反內部控制規定 櫃買中心處以違約金5萬元

櫃買推ETF、永續債 拚韌性台灣

相關新聞

貨量急速下降、運力過剩 美西線運價雪崩 衝擊貨櫃三雄

航商低價搶貨,美西線運價雪崩。美中關稅談判逐步向好、關稅休兵可能延長,美方貨主轉趨觀望,美西貨量急速下降,加上運力過剩,...

陶朱隱園為何賣不掉?專家曝3硬傷「也許這兩人有興趣」

陶朱隱園屋齡已7年,但實價登錄迄今沒有成交紀錄,這棟位處全台最精華地段─信義計畫區,以科技+綠建築+高規格打造的超級豪宅...

端午沒獎金拿傷心…「三節」不發違法嗎?律師:不一定!但有不能不發的情況

三節獎金不發會違法嗎? 端午節快到了,華哥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公司今年獲利不佳。能省則省,華哥決定不發放端午節獎金,希望大家共體時艱。 沒想到公告一出,員工差點把公司屋頂給掀了! 華哥趕緊來問律師

台灣正式邁入無核時代!立委警告:全民恐多繳上千億電費 網轟「用肺發電」

17日台灣核三廠除役,正式宣告「無核家園」上路,國民黨立委許宇甄痛批,這將導致用電成本飆升、供電不穩,全民將因此多繳上千億元電費。消息曝光,引爆網路熱議。 立委批能源政策「高碳、高價、不穩定」

台積電(2330)「晶圓主權」赴美投資太早出?川普關稅貿易戰…台灣還有什麼牌

美國對大多數中國進口品徵收的綜合關稅稅率,將從145%大幅下調至30%;中國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也同步從125%降至10%。根據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說法,這項協議建立在雙方針對芬太尼供應、經貿脫鉤議

國定假日多5天真的不行?黃崇仁一句話打臉全場:多放3、4天死不了人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修法,未來每年國定假日將增加5天,引發產業界熱議。不過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今(12)日受訪時直言:「產業已經放很多假了,多放3、4天死不了人!」 這番話立刻在PTT引爆討論,不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