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經營/台灣產物保險行銷長朱文金 誠信、共利 溝通共贏

台灣產險行銷長朱文金有套「二基礎、一做法」的經營管理心法。   朱文金/提供
台灣產險行銷長朱文金有套「二基礎、一做法」的經營管理心法。 朱文金/提供

擁有27年產險資歷,台灣產物保險(2832)行銷長朱文金透露,長期以來的經營管理心法是「二基礎、一做法」。其中,二基礎是在面對客戶時,秉持「誠信」、信守承諾,言行一致,絕不弄虛作假;與通路夥伴合作時,遵循「共利」基礎,力求為雙方創造更大利益,避免任何對一方不利的行為。

真誠交流 解決問題

這些基礎的建立,離不開一做法:「持續溝通」,唯有透過真誠的交流,才能有效解決誤會與問題,促使合作共贏。

朱文金說,在職業生涯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管理經歷,便是培養同仁的職務輪調與跨領域學習。正如艋舺電影中的經典台詞:「風往哪個方向吹,草就往哪個方向倒」,年輕時,他也曾認為自己是「風」,卻在職場中遭遇無數的挑戰與挫折,最終明白到,自己與他人並非孤立的存在。

朱文金曾因公司的人才斷層,獲得跨界學習的機會,從產險的報價、查勘、核保到理賠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深入參與,這些經歷讓他對各險種的管理流程有了全方位的理解,也逐步塑造出專業的態度。

然而,當他以為自己已經在某些領域達到頂峰時,卻因「固守己見」而忽略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他說,這種狹隘的工作態度,讓他成為同仁和上級口中的「阻礙」,成為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

這段經歷讓他學習到,成功的跨界學習並不僅是專業知識的拓展,更是建立良好人際互動和人脈的過程,若只固守某一領域的「DNA」,無法靈活調整思維和態度,則無法促進與他人的共同成長。

在高階經理人的角色中,壓力是一種常態。身處產險市場,每天都面臨意想不到的挑戰,從客戶的抱怨到整體運營的衝擊,無不影響到保戶的權益和同仁的生計,不過,一路走來秉持著「面對他、處理他、放下他」的原則,將每一項挑戰視為成長的契機。

跨界學習 拓展視野

朱文金分享人生座右銘,是「看懂、看開、但千萬別看破」。職場上常會面對現實與夢想的差距,他曾經因為沒有證照、英文不好而被質疑,甚至在升遷過程中遭遇挫折。

但他認為,保持高情商、積極態度,逐步克服挑戰,通過努力考取各項專業證照,並在國際間拓展視野,這些經歷讓他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並學會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新知識,掌握事物的內部規律。

2024年,朱文金回到校園,繼續追尋自我改變的夢想,他說,他的第一個夢想是從「I型人才」轉型為「T型人才」,既能在專業領域深耕,又能跨足其他領域,從而為公司帶來創新與執行力。

第二個夢想是提升領導統御力、溝通影響力及品德操守,增強接班人核心能力;第三個夢想則是學習更多領域的知識與發展,與公司及同仁共同走在更精準的經營路上。因為他相信,唯有透過不斷自我轉型,才能在事業與人生中實現更高的成就。

產險 職場

延伸閱讀

受惠於獲利挹注 保險業2月底淨值近2.8兆年增14.7%

砸高額資遣費精簡人事!德國賓士擬節省成本結構轉型,提千萬自願離職金

裕隆三引擎 獲利喊衝

戴「3D眼鏡看劇」只到6月底 科博館「立體劇場」轉型

相關新聞

光陽內鬥 董事長柯勝峯宣布不續任

機車大廠光陽去年才邁入六十周年,公司將於下周三(十六日)舉行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經營權之爭卻浮上檯面。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昨...

改選前出招 第三大股東成關鍵

光陽在努力追趕三陽奪回龍頭寶座之際,董事長柯勝峯卻在董監改選前夕宣布不再續任,甚至把與執行長柯俊斌的理念不合、經營權之爭...

大潤發改名「大全聯」 估第三季完成轉換…全聯今年業績挑戰2200億元

超市龍頭全聯去年營收再創新高,今年規劃將併購兩年的大潤發量販改名為「大全聯」,董事長林敏雄今日表示,今年整體業績目標挑戰...

六都年輕人何時能買房?一表看全台青年屋主、114萬人已圓夢

根據財政部2023年房屋稅籍資料,全國房屋稅籍總戶數為1,163萬戶,其中年齡在20~39歲之間的房屋稅納稅義務人青年屋...

開箱大阪世博TECH WORLD館!從台灣杉到晶片心臟 領略「六感」

2025年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是今年大阪觀光的一大盛事,自4月13日開園以來,參觀人次已突破80萬。其中,歷經三年籌備的TECH WORLD館,與大阪・關西世博大會一同於4月13日開幕,並於4月22

出口被課32%重稅 水五金業者反彈:內需通路恐受波及

美國啟動對等關稅,針對台灣產品加徵32%關稅,台灣五金產業掀起反彈聲浪,雖主力市場在本地,知名連鎖五金通路品牌「振宇五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