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名單整理包/首波罷免案7月26日投票 看24名立委在那些選區?

零負評形象崩壞!偶像級主持人累犯罪證確鑿 「違規內容成謎」

台泥全球水泥廠導入 AI 監測 提升營運效率減少能源浪費

台泥(1101)12日宣布,歐洲子公司Cimpor日前宣布與英國新創科技公司FIZIX合作,以IoT與AI為核心,導入全球重工業領域中最全面的機械健康監控計畫,將透過FIZIX提供的智能感測器與運用AI進行設備健康狀況監測,全面提升水泥廠的營運效率與永續標準。

第一階段2025年將在台泥全球水泥事業體版圖中的土耳其、葡萄牙、非洲與歐洲等6國25個與水泥生產有關的據點推動,透過部署10,500個智能感測器,實現即時監測與數據分析,提前預測並防範設備潛在故障,確保工廠裡穩定運行,避免生產中斷帶來損失,2026年進一步擴展至大陸與台灣等地水泥廠。

此次台泥規劃於全球水泥事業體導入全面機械監控計畫,透過FIZIX開發的機器學習與大數據分析,將可實現預測性維護。智能感測器蒐集來自設備的數據,並透過AI即時分析運行狀況,提前識別異常並預警,減少突發故障發生,相較於傳統水泥生產過程,設備維護多數依賴定期檢查或故障後修復,這不僅影響生產效率,還可能增加額外成本;未來藉由AI導入,將可進一步降低能源浪費與碳排放,使水泥生產更環保與具經濟效益。

而且此專案系統可於雲端平台運作,確保數據即時同步,並透過專業團隊進行遠端支援和預測分析,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營運彈性。

台泥企業團於2024年3月完成擴大土耳其及葡萄牙低碳水泥併購,並進一步擴張全球版圖後,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更加大歐洲研發團隊能量並鼓勵跨國研發合作。

台泥表示,Cimpor公司去年7月在非洲喀麥隆甫啟用全球第一個創新水泥製程、沒有水泥窯的水泥廠,並因此受邀隨同喀麥隆政府於同年9月赴紐約聯合國總部「非洲第三次工業發展十年」高峰會分享低碳技術。

在台泥企業團的低碳與數位轉型戰略中,AI技術已運用至跨能源及水泥產業,包括台泥歐洲子公司Atlante透過充電數據結合AI演算法建模,智能分析各區域的充電需求缺口,優化充電站布局;在高階三元鋰電池方面,則建立電池壽命預測模型,加速低碳產品研發。

台泥歐洲水泥廠也導入無人機、智慧眼鏡與AI影像分析技術,實現廠區智能巡檢與環境監測,及早預警職安風險與環境異常,提高工廠營運效率與安全性;在預拌廠則以AI模型精準分析生產數據,預測混凝土強度與坍度,並提供最佳配比建議,加速低碳配比與循環建材的研發。

台泥今年也於台灣啟動數位智能領航師DIN計畫,希望找尋擅長運用各種智能工具、敢於創新具備國際視野與跨文化協作能力的數位與AI人才加入,參與台泥企業團全球各事業體的關鍵智能專案。

台泥 AI

延伸閱讀

陸AI代理現「強強組合」 Manus牽手阿里通義千問

北京多區城管 DeepSeek當幫手

非洲女性肥胖加劇 恐釀健康危機

台泥、亞泥 2月營收同步衝鋒

相關新聞

貨量急速下降、運力過剩 美西線運價雪崩 衝擊貨櫃三雄

航商低價搶貨,美西線運價雪崩。美中關稅談判逐步向好、關稅休兵可能延長,美方貨主轉趨觀望,美西貨量急速下降,加上運力過剩,...

陶朱隱園為何賣不掉?專家曝3硬傷「也許這兩人有興趣」

陶朱隱園屋齡已7年,但實價登錄迄今沒有成交紀錄,這棟位處全台最精華地段─信義計畫區,以科技+綠建築+高規格打造的超級豪宅...

端午沒獎金拿傷心…「三節」不發違法嗎?律師:不一定!但有不能不發的情況

三節獎金不發會違法嗎? 端午節快到了,華哥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公司今年獲利不佳。能省則省,華哥決定不發放端午節獎金,希望大家共體時艱。 沒想到公告一出,員工差點把公司屋頂給掀了! 華哥趕緊來問律師

台灣正式邁入無核時代!立委警告:全民恐多繳上千億電費 網轟「用肺發電」

17日台灣核三廠除役,正式宣告「無核家園」上路,國民黨立委許宇甄痛批,這將導致用電成本飆升、供電不穩,全民將因此多繳上千億元電費。消息曝光,引爆網路熱議。 立委批能源政策「高碳、高價、不穩定」

台積電(2330)「晶圓主權」赴美投資太早出?川普關稅貿易戰…台灣還有什麼牌

美國對大多數中國進口品徵收的綜合關稅稅率,將從145%大幅下調至30%;中國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也同步從125%降至10%。根據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說法,這項協議建立在雙方針對芬太尼供應、經貿脫鉤議

國定假日多5天真的不行?黃崇仁一句話打臉全場:多放3、4天死不了人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修法,未來每年國定假日將增加5天,引發產業界熱議。不過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今(12)日受訪時直言:「產業已經放很多假了,多放3、4天死不了人!」 這番話立刻在PTT引爆討論,不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