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價低迷、貨量減少衝擊…貨櫃三雄 2月營收逆風

貨櫃前二月運價走低,衝擊營收表現。(路透)
貨櫃前二月運價走低,衝擊營收表現。(路透)

貨櫃前二月運價走低,衝擊營收表現。長榮海運昨(10)日公告2月合併營收342.33億元,月減18.97%,年增13.47%;累計前二月合併營收為764.8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79.6億元,成長30.69%。

貨櫃海運前二月運價低迷,加上2月工作天數較少,適逢農曆春節連假之後,貨量減低,導致營收月減幅擴大,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 (2609)及萬海(2615)2月的營收受到衝擊,單月營收較上月負成長,但仍為年增兩位數的走勢。

另外,陽明2月單月營收為146.94億元,較元月營收減少28.99億元,減幅為16.47%,較去年同期營收增加4.38億元,增幅為3.07%;累計前二月營收為322.8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新台幣40.34億元,增幅為14.28%。

貨櫃三雄2月營收概況
貨櫃三雄2月營收概況

萬海航運2月合併營收為106.33億元,月減27.54%,年增19.95%;累計前二月營收253.06億元,年增39.68%。

萬海表示,2月受春節長假後工廠持續復工中及天數較少影響,2月營收相較上月減少,但較去年同期仍有增長。展望2025年上半年,市場持續受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俄烏及中東地緣政治與紅海通行仍有風險等因素影響,對於市場展望仍舊樂觀。

此外,各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影響各國及區域間的進出口狀況;萬海將實時檢視個別市場需求變化來因應調整航線及船舶布局,以優化公司經營成果。

陽明也認為,2月海運市場受到農曆春節後市場需求放緩波及,陽明的營收跟著受到影響。2月主要國家製造業PMI指數呈現復甦不均現象,中國、美國及東協製造業持續復甦,日本、歐元區製造業仍處於收縮區間,但緊縮程度放緩。

對於市場展望,陽明認為,近期美、加、墨、中的關稅戰升級及4月初美國將實施對等關稅措施恐將對跨境貿易、供應鏈帶來不利影響,對市場未來需求影響需密切觀察。此外以哈和談進度膠著,是否復航紅海仍需視和談進度在確保航行安全情況下審慎評估。

航運市場目前正處於海運聯盟重組船舶調度過渡時期,加上北歐港口受到極端天氣惡化、鹿特丹港(Rotterdam)及勒阿弗爾港(Le Havre)罷工影響,導致港口嚴重擁堵及等待時間拉長,故在維持穩定航班服務情況下,將依各港口延誤狀況逐航次以跳港、更換港序或調派船舶等應變措施因應。

陽明 營收

延伸閱讀

2月集中市場有交易戶數回升至365萬戶 3個月新高

和泰車、汎德永業2月營收創同期高 新車業績挹注

機械2月出口年增12.2% 公會盼工具機出口增動能

國巨2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審慎樂觀看經濟動向

相關新聞

貨量急速下降、運力過剩 美西線運價雪崩 衝擊貨櫃三雄

航商低價搶貨,美西線運價雪崩。美中關稅談判逐步向好、關稅休兵可能延長,美方貨主轉趨觀望,美西貨量急速下降,加上運力過剩,...

陶朱隱園為何賣不掉?專家曝3硬傷「也許這兩人有興趣」

陶朱隱園屋齡已7年,但實價登錄迄今沒有成交紀錄,這棟位處全台最精華地段─信義計畫區,以科技+綠建築+高規格打造的超級豪宅...

端午沒獎金拿傷心…「三節」不發違法嗎?律師:不一定!但有不能不發的情況

三節獎金不發會違法嗎? 端午節快到了,華哥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公司今年獲利不佳。能省則省,華哥決定不發放端午節獎金,希望大家共體時艱。 沒想到公告一出,員工差點把公司屋頂給掀了! 華哥趕緊來問律師

台灣正式邁入無核時代!立委警告:全民恐多繳上千億電費 網轟「用肺發電」

17日台灣核三廠除役,正式宣告「無核家園」上路,國民黨立委許宇甄痛批,這將導致用電成本飆升、供電不穩,全民將因此多繳上千億元電費。消息曝光,引爆網路熱議。 立委批能源政策「高碳、高價、不穩定」

台積電(2330)「晶圓主權」赴美投資太早出?川普關稅貿易戰…台灣還有什麼牌

美國對大多數中國進口品徵收的綜合關稅稅率,將從145%大幅下調至30%;中國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也同步從125%降至10%。根據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說法,這項協議建立在雙方針對芬太尼供應、經貿脫鉤議

國定假日多5天真的不行?黃崇仁一句話打臉全場:多放3、4天死不了人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修法,未來每年國定假日將增加5天,引發產業界熱議。不過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今(12)日受訪時直言:「產業已經放很多假了,多放3、4天死不了人!」 這番話立刻在PTT引爆討論,不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