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價低迷、貨量減少衝擊…貨櫃三雄 2月營收逆風

貨櫃前二月運價走低,衝擊營收表現。長榮海運昨(10)日公告2月合併營收342.33億元,月減18.97%,年增13.47%;累計前二月合併營收為764.8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79.6億元,成長30.69%。
貨櫃海運前二月運價低迷,加上2月工作天數較少,適逢農曆春節連假之後,貨量減低,導致營收月減幅擴大,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 (2609)及萬海(2615)2月的營收受到衝擊,單月營收較上月負成長,但仍為年增兩位數的走勢。
另外,陽明2月單月營收為146.94億元,較元月營收減少28.99億元,減幅為16.47%,較去年同期營收增加4.38億元,增幅為3.07%;累計前二月營收為322.8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新台幣40.34億元,增幅為14.28%。
萬海航運2月合併營收為106.33億元,月減27.54%,年增19.95%;累計前二月營收253.06億元,年增39.68%。
萬海表示,2月受春節長假後工廠持續復工中及天數較少影響,2月營收相較上月減少,但較去年同期仍有增長。展望2025年上半年,市場持續受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俄烏及中東地緣政治與紅海通行仍有風險等因素影響,對於市場展望仍舊樂觀。
此外,各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影響各國及區域間的進出口狀況;萬海將實時檢視個別市場需求變化來因應調整航線及船舶布局,以優化公司經營成果。
陽明也認為,2月海運市場受到農曆春節後市場需求放緩波及,陽明的營收跟著受到影響。2月主要國家製造業PMI指數呈現復甦不均現象,中國、美國及東協製造業持續復甦,日本、歐元區製造業仍處於收縮區間,但緊縮程度放緩。
對於市場展望,陽明認為,近期美、加、墨、中的關稅戰升級及4月初美國將實施對等關稅措施恐將對跨境貿易、供應鏈帶來不利影響,對市場未來需求影響需密切觀察。此外以哈和談進度膠著,是否復航紅海仍需視和談進度在確保航行安全情況下審慎評估。
航運市場目前正處於海運聯盟重組船舶調度過渡時期,加上北歐港口受到極端天氣惡化、鹿特丹港(Rotterdam)及勒阿弗爾港(Le Havre)罷工影響,導致港口嚴重擁堵及等待時間拉長,故在維持穩定航班服務情況下,將依各港口延誤狀況逐航次以跳港、更換港序或調派船舶等應變措施因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