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我是台灣孩子!陸配亞亞老公全台語控訴:難道要我走?

他買高股息「3大天王」月領9萬當房貸現金流 網讚最強防禦手段

大罷免延燒…花蓮縣府遭控「查水表」 檢依違反選罷法兵分四路搜索調查

AI 是幫手還是對手?安永拋出三問題助企業主思考轉型

企業AI轉型時,應累積成功大量經驗後,再逐步擴大應用範圍。(聯合報系資料庫)
企業AI轉型時,應累積成功大量經驗後,再逐步擴大應用範圍。(聯合報系資料庫)

人工智慧(AI)是近年來最夯話題,但隨著時間推移,AI的導入面臨關鍵決策點,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指出,企業在AI發展的道路上面臨三大抉擇,包括AI究竟是人力的「幫手」還是「對手」?應該優先提升內部效率還是拓展外部業務?轉型應該從小範圍試點開始,還是直接進行全面性變革?

自2022年底生成式AI技術爆發以來,企業紛紛投入AI應用,希望超越數位轉型的既有框架,進一步提升營運與競爭力,然而,企業內部對AI的態度卻不盡相同,影響了AI的導入進程。

安永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曾韵表示,在與企業客戶的溝通中,通常可見兩種情況,第一種,部分員工積極擁抱AI,甚至已經構思未來的工作流程,視AI為提升效率的「幫手」;但也有另一種員工對AI抱持戒心,擔憂自身工作可能被取代,將AI視為「對手」,導致導入過程受阻。

曾韵強調,企業在推動AI時應站在員工角度思考,以降低抗拒心理,例如,過去員工常需加班處理繁瑣的工作,而AI的導入可讓員工在更合理的時間內完成任務,不再需要過度加班,透過這樣的溝通方式,有助於讓企業內部更順利地接受AI應用。

曾韵指出,企業投入AI應用的方向通常有兩種:一是內部效率提升,二是外部業務發展。現階段,多數企業仍以內部效率提升為主,例如讓技術團隊利用AI提升生產力,或開發AI輔助系統,幫助新進員工更快適應工作流程。

曾韵說,當內部AI應用達成一定成效,員工的接受度提高後,企業才會考慮將AI擴展至對外服務,例如運用AI優化客戶體驗、提升銷售成效等。然而,數位轉型往往涉及多個部門,包括資訊、法遵、數據分析等,企業需先確立總體策略,再由不同單位分工執行,以確保轉型過程順利推進。

AI轉型過程中,企業也需考慮轉型規模。曾韵提醒,除非企業決心「大破大立」,並且有足夠資源支持一次性全面變革,否則建議從小範圍試點開始,特別是選擇「風險較低」的流程測試,累積成功經驗後,再逐步擴大應用範圍。

未來AI的影響將持續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已開發國家約六成的工作將受到AI影響。然而,AI雖然能夠執行大量任務,但人類的價值仍在於經驗、邏輯思考與創意發想。AI最終將成為企業與個人不可或缺的「幫手」,而非單純的競爭「對手」。

曾韵指出,AI技術的發展已進入實踐階段,企業需要做出關鍵決策,以確保AI應用能真正帶來價值,無論是選擇AI作為幫手還是對手、優先提升內部效率還是發展外部業務、採取小規模試點還是全面性轉型,企業都需審慎規劃,以在AI時代的競爭中站穩腳步。

AI 加班 安永

延伸閱讀

富采攜錼創 增Micro LED產能

公司治理評鑑宣導 熱

新制勞退16億美元「全球氣候轉型被動股票型」委外代操 將徵選四業者

英媒:OpenAI擬向董事授予特殊投票權 防範惡意收購

相關新聞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台馬第二、三號海纜修復完成 陳雪生促建第四條海纜

中華電信繼3月2日完成台馬第三海纜修復後,昨日順利修復台馬第二海纜,台馬通訊恢復雙海纜傳輸,並以微波通訊作為全頻寬備援。...

本金700萬翻到4000萬!6房投資客5年後淪租屋族 大嘆:沒料到

在房地產市場低迷的當下,一位網友在PTT論壇分享了其近五年的房地產投資經歷,從起初的700萬資產翻倍至4000萬,手握六間房產的高峰,如今卻因現金流問題淪為租屋族。該篇文章一經曝光,立即引發網友熱議,成為近期討論焦點。

貸款難!北市銀行授信額度下滑 「這群人」成房市申貸主力 … 專家:新青安核貸成數最高

去年中央銀行第7波限貸令後,民眾購屋規模下滑。

台塑新智能年營收衝百億 已接獲大量儲能系統訂單

台塑集團台塑新智能公司昨(13)日宣布,投資上百億元打造的彰濱工業區台塑尖端能源2.1GWh電芯及模組廠完工量產,為全台...

外送平台併購解約金轉嫁消費者?公平會:隨時關注

Uber放棄收購台灣foodpanda配送業務,由於解約費用高昂,外界關注是否成本可能轉嫁消費者。公平會代理主委陳志民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